约7770个字。
2009年潮南区中考模拟考试.
语文科试题.
说明:全卷共6页,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
.
一、基础(36分) .
1、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12分) .
(1)蒹葭萋萋,。所谓伊人,。(诗经《蒹葭》)(2分) .
(2) 谁道人生无再少?! 。(苏轼《浣溪沙》)(2分) .
(3) 后值倾覆,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2分) .
(4) 在全国人大、政协会议上,许多代表关注民生,借用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两句诗“,”表达了老百姓“居者有其屋”的良好愿望。(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填空)(2分) .
(5) 把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默写完整。(4分).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
,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二项是(4分) .
A.众妙毕备/群响毕绝B.又何间焉/亲密无间.
C.执策而临之/束手无策D.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一败涂地.
.
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3—5题。.
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激喘;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你尽可闭目níng shén ,倾听莺歌燕舞,春水潺潺;文学是,;文学是一杯huí wèi 无穷的香茗,你尽可品评自误,把玩深尝。.
.
3.阅读文段,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
闭目níng shén ( ) huí wèi ( )无穷.
4.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 请找出来并改正。(3分) .
5.模仿前后的句子,在文中横线上补写出相似的词句.(4分) .
.
6.综合性学习。(10分) .
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班级组织了一些活动,请你参加:.
活动一:拟标语。.
(1)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注意:简明扼要,朗朗上口。(3分) .
活动二:辩论赛。.
辩论中,正方同学认为不必设立“无车日”,理由是:使用车子能使单位时间内的活动空间大幅度拓宽,提高了生活的效率。反方同学认为应该设立“无车日”,但一下子却说不出理由,请你帮他拟出两条理由。(4分).
(2)理由1:.
理由2:.
活动三:做宣传。.
(3)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世界无车日”,请你设计两种宣传的方式。(3分).
.
二、阅读(54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7—21题。.
(一)(12分).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着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8.本文采用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菊象征的人,牡丹象征的人,莲象征的人。写菊、牡丹的目的是为了衬托莲花,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的生活态度。(4分).
9. 作者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可也有人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要谈谈。(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