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7小题,约12490字。
  2009年厦门六中高三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题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三小题)(6分)
  (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               。(《诗经•氓》)
  (2)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           ,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4)冰泉冷涩弦凝绝,            。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欧阳修读其赋,谓曰:“君辞气似沂公①,未可量也。”签书昭庆军判官,秩满②,当试馆③职,辞曰:“起家为官,本代耕尔,愿以守选余日,读所未见书。”宰相善其志,以通判明州。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编修中书条例。自太常丞当转博士,超改右正言;明日,直舍人院;又明日,判流内铨④:皆神宗特命,举朝荣之。
  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及肄射,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归报,神宗善之,以将知审官西院,判尚书兵部。
  进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为同进所忌。会治太学虞蕃讼,释诸生无罪者,蔡确、舒亶因陷之,逮其父子入御史府,逾月得解,黜知蕲州。
  明年,以龙图阁待制起知郓州。上元⑤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召为兵部侍郎。
  绍圣初,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哲宗纳之。
  崇宁元年,抚定鄯、廓州。边臣欲举师渡河,朝议难之。将独谓:“兵机不可失,愿从之。”未几,捷书至。将以复河、湟,功转特进。
  御史中丞朱谔取将旧谢章表,析文句以为谤,遂以资政殿大学士知河南府。言者不已,降资政殿学士,知颍昌府。政和初,卒,年七十五。谥曰文定。
  (选自《宋史•许将列传》)
  注释:①沂公:王曾,仁宗景祐间右相。②秩满:官吏任期届满。③试馆:古代科举考试时应试人居住的场所。④流内铨:官职。专管考试选人、判决案例等事。⑤上元:即元宵节。⑥元祐:宋哲宗元祐元年,司马光为相,废王安石新法。后章惇、蔡京为宰相,称司马光等人为“元祐奸党”。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皆神宗特命,举朝荣之荣:赞誉
  B.及肄射,将先破的的:箭靶中心
  C.吏籍为盗者系狱籍:登记
  D.边臣欲举师渡河,朝议难之难:危难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许将在昭庆军判官一职任期满后,朝廷准备让他任试馆职,但许将却愿做地方官,并希望能多读书。后来神宗非常赏识他,在三天内把他擢拔数级。
  B.契丹大举进犯代州,并派遣使者要求宋朝割让代州。而当年应该出使辽国的官员由于惧怕不敢前往,于是许将主动请缨,毅然出使辽国,并圆满完成任务。
  C.许将在郓州任职时,反对让为盗者皆尽入狱,并将他们全部释放。此后,民无人犯法,就连喜欢聚众谤言朝政的士人,也不再非议朝政。
  D.御史中丞朱谔用许将过去章表中一些语句,据此诬许将诽谤朝政。徽宗将许将贬为河南知府,朱谔又进谗言,许将又被免除资政殿大学士,任颖昌知府。。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⑴宰相善其志,以通判明州。(3分)
  译:                                                                                     
  ⑵会治太学虞蕃讼,释诸生无罪者,蔡确、舒亶因陷之。(3分)
  译:                                                                                     
  ⑶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3分)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商歌   (宋)罗与之
  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
  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
  【注】《商歌》是一个古老的诗歌题式。春秋时的宁戚就曾唱过两首自鸣不平的《商歌》。“商”是我国古代五音中象征萧瑟秋天的,所以“商歌”属秋,可是罗与之的《商歌》,讲的却是春天里的事。
  (1)作者巧妙地运用传统诗题作反面文章,诗言春,而题却言秋,请简要说明作者的用意。(3分)
  答: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