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40个字。
关于“记叙文标题”知识的专项复习
九亭中学
一. 专题名称:关于“记叙文标题知识”的专项复习
二. 专题的课时:12课时左右
三. 专题说明
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6—9年级现代文阅读有如下方面的要求:能独立阅读课文,体验并正确理解文本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基本观点,有自己的感受;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理清文章的思路。
记叙文的标题是文本的有机组成部分。标题和文本的主题思想有着密切联系。作者常常借助标题提出主题,帮助读者认识和理解文本的内容。好的标题可以引起读者阅读这篇作品的兴趣,读完以后,给人以启发。我们还可以从标题获得一个概括的认识,加强对文本的印象,因此标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从标题的内容看,有点明时间的,如《秋天的怀念》;有以事件为标题的,如《诺曼底号遇难记》《散步》;有以人物为标题的,如《我的叔叔于勒》《邓稼先》;有以事物为标题的,如《小桔灯》;有借物写人为标题的,如《白杨礼赞》;有以人物语言表现文章中心思想为标题的,如《一个都不能少》《向中国人脱帽》。由此可见,标题的准确把握对理解文本起到重要作用。
从相关考题的题型上看,大致可以分为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
纵观历年上海市中考试题及相关模拟试题,其中与标题有关的分别有:
1.2002年第21题:从全文看,题目“亲近自己的双腿”的含义是(4分)
答案:⑴用自己的双腿从朋友那儿走回家;⑵依靠自己的力量做生活的主人。
2.2003年第24题:《成全一棵树》从全文看,本文既写了的经过,又写了的经过,这两条线索交叉进行,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主旨。(4分)
答案:孩子成全了一棵树,母亲成全了一个孩子
3.2004 年第23题:为什么说郭教授的“骗局”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礼物”?(4分,答出一点得2分)
答案:(1)给人以战胜死亡、走出沙漠的勇气和信心(给人以生的希望)(2)激励人们去战胜人生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