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10字。
《人和》教案
《孟子》
门党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和掌握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整理文中重点字词、特殊句式、古今异义词、通假字以及词类活用。
3.引导学生体会孟子重视人和的思想及其借鉴意义。
4.主要讲授第2、3则。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自主学习课文内容,进而理解孟子的人和思想。
2.通过探究几个关键性问题理解文章的内涵。
3.学习课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体会孟子重视人和的思想及其借鉴意义。
2.引导学生探究人和的内涵以及人和的现实意义。
3.教育学生一定要发扬团结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学习和掌握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引导学生体会孟子重视人和的思想及其借鉴意义。
3.引导学生探究人和的内涵以及人和的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
1. 引导学生体会孟子重视人和的思想及其借鉴意义。
2.引导学生探究人和的内涵以及人和的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重点学习第1、2则选文,掌握文章大意。
2.学习课文中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体会围绕论点,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3.了解并认识“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深刻含义,并且从其中受到教育。
一、课前导入:在最近几年我们遇到的灾难很多,比如前几年的非典、南方的水灾,去年的汶川大地震等,我们中国经历了太多的灾难,但最终我们都能够很顺利地度过这一切,为什么?原因是离不开人们的团结,全国上下一心,在抗震救灾中有一句响亮的口号“众志成城,抗震救灾”,那么,说明人和是很重要的,那么我们进天开看看孟子最人和的阐述。
二、以复习形式学习第一则。
活动设计一学生朗读课文内容,然后口头翻译课文内容。
1、学生朗读课文:(学生注意节奏、字音)
教师强调某些句子的节奏:
如“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非不高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随时点拨。
3、学生再读课文。
4、学生口头翻译课文内容,重点注意下列词语及句子(一些古今异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