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000字。
语言的表达和运用
【考点分析】高考语言表达内容一般包括语言简明、连贯、得体,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仿用句式,选用和变换句式几部分。
1、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考试说明》要求“语言的运用简明、连贯、得体”,这个考点能力层级为D,属于表达应用,侧重于语言的实用性、生活性。该考点是近年来语文高考考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在复习时必须高度重视。
所谓简明,是指在语言表达中语言要简要明了,不能拖泥带水。
所谓连贯,是指一个语段的各个句子之间,或一个复句的各分句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互相衔接,前后呼应,做到文气流畅,和谐上口。其基本要求是:句子的陈述对象、语法结构、语序(时间、空间、逻辑等)、意境、音调的和谐、词语的对称都保持一致。
所谓得体,指的是根据境条件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它包括语体色彩,文体色彩,文体色彩得体,情境场合、身份对象、情感分寸得体等等。
2、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考试说明》的要求“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是D。
本考点是2000年语文《考试说明》中新增加的内容,这显示了高考语文合题坚持改革、努力创新、寻求发展的新思路。最新《考试说明》对本考点进行了说明:“扩展语句考查的是将一句话的意思丰富起来或合理地扩展成几句话的能力,扩展语句除训练表达能力外,还训练联想想象能力。”这就告诉我们必须注意加强对语言表达的训练,要多方面的多层次的训练。
压缩语段,是将题目给出的语言材料(大多是语段)压缩为较短的语言形式。压缩语段,是将长文读短的基础,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是阅读的重要能力。恰当的压缩语段,大致需要两种能力:筛选,概括。
3、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考试说明》要求“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能力层级为D。本考点对常见的修辞方法作了明确的规定,即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八种。
4、仿用句式选用和变换句式
《考试说明》要求“能够仿用句式”,能力层级为D。
仿写句式,高考常与修辞方法的运用结合起来考查,它要求学生依照某一种句式,再续写一个或两个(当然也可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式相同的句子。所要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