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060字。
  高二语文备课组教学共案
  语文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说课部分:
  (一)单元学习目标:
  1. 诵读诗歌,背诵本单元要求背诵的篇目 
  2. 引导学生置身诗境,发挥想像,品味诗歌的意境 
  3. 培养学生根据诗歌中意象的特点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诗歌的意境的能力。 
  (二)单元内容及学情现状:
  1.本单元共选10篇古典诗词,分为“赏析示例”(1篇)“自主赏析”(4篇)和“推荐作品”(5篇)三大部分,内容主要以典范的唐宋诗词为主,文学时期跨度不大,层次及形式也较为单一。
  2.从学情看,主要有以下几个薄弱环节亟待提高:(1)学生对古典诗词意境的把握仍停留在对物象的简单理解上,不能深刻理解诗词的感情;(2)语言组织能力较弱,不能充分运用诗词鉴赏的专业术语表述自己的观点;(3)选修课特别强调学生对课题(鉴赏点)的把握及合作探究的能力,而大部分学生还是习惯于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思维与方法的转换是本单元教学的当务之急。
  (三)教学设想:
  1.从必修到选修,因为教学组织及方法等方面的要求不同,在教学安排和学生的学习展开活动上必然需要一个过渡阶段。根据本单元安排的选修内容,其中《春江花月夜》和《梦游天姥吟留别》内容较多,且鉴赏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这两篇诗词可由教师导引为主,其余由学生分组合作探究。
  2.“自主赏析部分”的其余几篇诗词由教师列示鉴赏基本内容,给学生提供出课题,学生进行分组探究,然后课堂进行交流,教师适当引导学生拓宽加深;“推荐作品部分”设计两个目标:(1)照顾高考,以考题的形式打印下发题纲,让学生阅读后进行鉴赏,教师提供出范例答案;(2)学生联系必修部分学习过的苏轼的诗词,结合苏轼的生平经历,梳理苏轼诗词不同阶段的特点,以论文的形式上交,教师打分并指出不足。
  3.本单元的总纲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学生应将鉴赏重点放在把握诗词的意境,尤其是作者感情的理解上,这就要求学生在鉴赏前须预习疏通诗词文本的基本意义。教师要求学生充分利用好早读及网络等工具。
  4.坚决执行以学生自主与合作探究的宗旨,构筑开放性的教学课堂,注意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兴趣,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和必修部分的知识链接。
  共案基本内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准确理解诗词中意象的基本特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作者的感情,用自己的切身体会推测作者的感情。
  (2)提高筛选并探究作品主题的能力,培养自主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3)培养答题语言规范性的能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