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440个字。
  十四纪年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复旦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陆宏亮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关键语句的把握,感受雨果对伏尔泰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2、 把人类先贤为正义呐喊和对良知呼唤的精神根植在自己的生命中。
  说明:
  本文是一篇演讲词,激情澎湃,爱憎分明、文采飞扬,带领学生沉潜于字里行间,不仅能真切感受十九世纪浪漫主义大师雨果的语言魅力,了解演讲词的独特风格,更可以领悟到:只有拥有了高尚而丰富的情感世界,再加上语言运用的不断创新,才能够铸就不朽的作品。同时,两位先贤所拥有的使命感也是令读者动容的要因之一。借助课堂,强化学生生命与使命同行的意识,在这个多元的世界里,对正义的呐喊,对良知的追求永远不会过时。这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使命。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寻找、品悟和交流能体现作者对伏尔泰敬仰和赞美之情的语句;
  2、 难点:作者的语言充满诗意且有时代背景,与学生有距离感,理解不易。
  说明:
  饱含个性、激情洋溢和瑰丽奇伟的语言是本文的重要写作特色之一,感受和欣赏这些语言不仅可以凭添学生对两位伟人的敬意,还可以领略到语言文字所能传递的无尽的生命力和它永恒的力量,更可以具体感悟到语言的灵性来自于作者的灵心,语言的运用有其规范性,但规范不是束缚灵感的绳索。另外,雨果的语言恣意汪洋,尽显浪漫主义大师的风采,再加上与学生所处时代的距离,要真正领会其妙处,必须还原到作者所处的那个时代。通过历史课上学到的相关知识,学生对文章产生的背景会有一定的了解,但还是会造成阅读过程中的障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引出话题。 1、(出示罗丹的雕塑《思想者》),谁知道关于这座雕塑的相关信息?
  2、这是法国雕塑家奥古斯迪•罗丹创作于1880-1900年的作品,现收藏于巴黎罗丹美术馆。雕塑中的人物弯着腰,屈着膝,右手托着下颌,默视下面发生的悲剧。他那深沉的目光以及拳头触及嘴唇的姿态,表现出一种极度痛苦的心情。他渴望沉入“绝对”的冥想,努力把那强壮的身体抽缩、弯压成一团。他的肌肉非常紧张,不但在全神贯注地思考,而且沉浸在苦恼之中。他注视着下面所演的悲剧,他同情、爱惜人类,因而不能对那些犯罪的人下最后的判决,所以他怀着极其矛盾的心情,在那深刻的沉思中,体现了内心的苦闷。这种苦闷的内心情感,通过对面部表情和四肢肌肉起伏的艺术处理,生动地表现出来。
  3、雕塑的名称是“思想者”,思想是一个人生命意志的体现。而作为一个思想者往往会承受超出常人的苦痛和寂寞,李白不是说过“古来圣贤多寂寞”吗?今天,我们就要走近一位思想者——伏尔泰。 思考并欣赏雕像,在感受艺术张力的同时,对思想者产生敬意。 用直观的画面,动情的讲述,使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中;同时,产生一种阅读的期待,推进课堂教学的进程。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