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28张,另有教案。
  第二课时
  满江红       岳飞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把握诗歌表达的情感。 
  2、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把握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分析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5’
  指名学生背诵《醉花阴》。
  二、新授   25’
  (一)介绍作者
  1103年,岳飞生于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一个农家,出生之时有大鸟飞鸣掠过屋顶,故取名飞、字       。谥号        ,官至枢密副使,南宋抗金名将。有《岳武穆遗文》。 
  (二)写作背景
  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岳飞率军从襄阳出发北上,陆续收复了洛阳附近的一些州县,前锋逼北宋故都汴京,大有一举收复中原,直捣金国的老巢黄龙府(今吉林农安,金故都)之势。但此时的宋高宗一心议和,命岳飞立即班师,岳飞不得已率军回到鄂州。他痛感坐失良机,收复失地、洗雪靖康之耻的志向难以实现,在百感交集中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满江红》词。 
  (三)指导学生自由低声读课文,圈点难字生词,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并完成下列练习。
  1、解释下列词语。
  ①怒发冲冠                       ②等闲              
  ③云和月                         ④朝天阙             
  2、指导学生逐字逐句讲解全词。
  (四)分析鉴赏(思考:作者在词中是如何表达对敌人的无比愤怒和仇恨及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 
  1、分析上阙
  (1)“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词人为什么“怒发冲冠”,“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描绘了词人怎样的形象?
  投影示:
  ①“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中原沦陷,山河破碎,二帝被掳,生灵涂炭,急于            。
  ②忧愤国事,痛恨敌人的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
  (2)“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