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3道题,约12710个字。
九年级语文阶段模拟试题(2009.5)
Zhuzhuzhu15
说明:⒈答卷前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清楚。
⒉本试卷共四个大题,23个小题,全部答在试卷上。
⒊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0分)
1.按要求默写。(6分,每小题1分)
①海内存知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②,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③,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④沉舟侧畔千帆过,。(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⑤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⑥我们诵读古文,与先贤对话,和智者交流,能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告诉我们不要被环境左右,要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坚守高尚的节操。
2.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新华网济南4月25日电(记者赵仁伟熊湘怡)第十九届书博会昨日(26日)进入第二天,截至记者发稿,已有26万人次难抵诱人的书香,到济南主会场参观购书。
本届书博会共落实展位2420多个,参展的各类出版物达30多万种。无论是参展阵容、参展单位,而且参展出版物数量,均创历届之最。本届书博会上,很多出版社以省份的集体形象亮相,并把展台装饰成风格各异的书馆。王蒙、张海迪、苏童、易中天、周国平、阎崇年等名家的到来,更是吸引了众多读者前来捧场。
①请在下面的空格内为这则新闻拟写标题。(13个字以内)(2分)
②新闻中画线句有语病,请选用适当的修改符号直接在原文上进行修改。(2分)
换用号:增补号:删除号:调位号:
二、古诗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3.本诗作者是(朝代)的。(2分)
4.颔联“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中“空”字透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1 分)
5.“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两句深为后人所赞赏,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3分)
(二)
【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大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既而弥①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②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也?
【注】①弥:整。②忭:欢庆。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2分)
①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去:
②既而弥月不雨雨:
7.下列句子加点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名之者谁吾以之名吾亭B.而不知人之乐 而凿池其南
C.皆以美于徐公病者以愈D.王之蔽甚矣雨麦于岐山之阳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②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
9.【甲】文对宴酣之乐的描写,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政治思想,这和【乙】文中“”的描写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