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8000字。解析包括考点、解析、答案和思路分析,对考生备考有一定帮助。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逐题详解 
  语文 
  解析人:刘海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l至4页,第Ⅱ卷5至8页,共150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奇葩(pā)       刎(wěn)颈之交       睥睨(nì)   猝(cǜ)不及防 
  B.赡(zhān)养     趑(zī)趄不前        莅(lì)临    夙(sǜ)兴夜寐 
  C.冻馁(něi)      暴殄(tiǎn)天物       禅(chán)让  惴(zhuì)惴不安 
  D.籼(xiān)稻     残羹冷炙(zhì)       祓(bá)除    殒(yǚn)身不恤 
  【答案】A 
  【考点】考查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读音。 
  【解析】B赡(shàn) C.禅(shàn) D.祓(fú) 
  【思路分析】汉字的读音问题一直是零考生头疼的。其实,只要广大考生平时勤查字典,注意归类积累,应该可以拿下这开门3分的。归类识记的方法是:编字典法(即把自己从高一起的错题集中的该考点按照形声字、形似字、多音字几个方面进行整理),方言区考生还要注意普通话与方言的读音差异(含声调)。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每年三月,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聚集北京,共商_______。 
  ②连学好母语都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_______学习外语呢? 
  ③这种偷梁换柱的行为对国人的诚信造成了负面影响,国人也因此觉得_______受损。 
  A.国是    况且     荣誉               B. 国事    何况     名誉 
  C.国是    何况     名誉               D. 国事    况且     荣誉   
  【答案】C 
  【考点】考查现代汉语词语(实词和虚词)的选用。 
  【解析】运用搭配法和括词造句法选用词语,比较好。如:共商国是/国事访问;况且……还/“何况”可用于反问,“况且”不能;荣誉称号/名誉侵权。 
  【思路分析】对于词语的选用,考生主要是通过平时的积累,运用扩词法、造句法、语感法、近义词区别法等进行选择。其中,同音近义词难度稍大,主要从适用对象、范围,词法功能、附加色彩(语体色彩、感情色彩)词义轻重等方面加以辨析。 
  3.下列名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有人把那些只读书而不假思索的人称为“书橱”,也有人称这种人为“书虫”、“书迷”、“书呆子”。 
  B.这位先生关于近代欧洲文化的大作,几乎每一页都会有文字让我感到莫名的激动,以至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 
  C.歹徒在向人勒索巨额钱款时猝死于作案现场,他一生恶贯满盈,真是死得其所。 
  D.他的讲演深入浅出、居高临下地阐述了青年的前途与国家现代化事业之间的关系,反响十分热烈。 
  【答案】B   
  【考点】考查成语的辨析和选用。 
  【解析】A.不假思索——假:假借,依靠。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不能用来直接形容人。C.死得其所——所:处所,地方;得其所:得到合适的地方。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感情色彩不对。D.居高临下——居:站在,处于;临:面对。占据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句子是指演讲者思想的高度,不是“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 
  【思路分析】成语的使用笔者归纳为“九戒”:一戒望文生义、二戒用错对象(A项“不假思索”、D项“居高临下”,用错对象)、三戒褒贬不分(C项“死得其所”褒义,色彩不当)、四戒谦敬错位、五戒不知轻重、六戒重复罗嗦、七戒违情悖理、八戒搭配不当、九戒一知半解。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广阔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 
  B.王夫人丧子后好不容易再次得子,无论从母性本能还是从自身权益出发,王夫人对宝玉都弥足珍贵。 
  C.几天前,他刚接待过包括省委书记在内的一批省市领导来到县里,专门调研返乡农民工问题。 
  D.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科学无禁区,不过并非没有科学伦理的规范。 
  【答案】D  
  【考点】考查病句的辨析 
  【解析】A.“学习”与“素养”搭配不当。B.“王夫人”、“宝玉”主客颠倒。C.“一批省市领导”歧义。 
  【思路分析】对于病句,除了知道“六种病句类型”外,笔者还把病句的语言标志词归纳为“九看”:一看并列短语(其标志词是顿号、表并列的词语,如A项“与”,可能搭配不当)、二看否定词、三看数量短语(其标志此是数量短语,如C项“一批”处在多项定语的位置,可能造成限定范围不明的歧义)、四看两面词、五看虚词或介词短语(介词或介词短语(B项介词“对”容易出现主客颠倒)、六看特殊句式、七看分句主语、八看赘余词、九看多项修饰成分。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_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__ 
  ①   既有《论语》,则有《孟子》。 
  ②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 
  ③   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作苏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图。 
  ④   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 
  ⑤   《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A.④②①③⑤                      B. ①②④⑤③ 
  C.①④②③⑤                      D. ④①②⑤③ 
  【答案】D。 
  【考点】考查语句衔接。 
  【解析】材料出自高中第五册《孔孟》第一自然段。②句中有“也”字,应该放在①后才合适,故排除A。③“今人冯友兰”的说法宜区别其他四项另述,故应该考虑在B、D中作选择。①④都含有“既有”“则有”,排列在一起有整句效果,故选D。 
  【思路分析】语言的连贯,很多省市都放在第Ⅰ卷中考查。解题步骤:①明确选文的文体,议论类往往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说明类则可能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几种,记叙类则多以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为主,其中描写类还需要注意上下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