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0道题,约8730个字。
2008-2009学年大同中学中考模拟试卷1
语文试卷命题:李建林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注意:全卷分六个部分,计20小题。
第一部分口语交际(满分:5分)
一、完成第1题(5分)
1、口语交际:
时任中国驻美大使的李肇星,一次在美国俄亥俄州大学演讲时,一个美国老太太问他:“你们为什么要‘侵略’西藏?”李肇星一改往日之态,没有直接反击,在得知老太太是得克萨斯州人后,他说:“你们得克萨斯州1845年才加入美国,而早在13世纪中叶,西藏已纳入中国版图。您瞧.您的胳膊本来就是你身体的一部分,您能说您的身体侵略了您的胳膊吗?”老太太一听就乐了.她热烈地拥抱住李肇星,连声说:“谢谢您,谢谢您让我明白了历史的真相。”
李肇星的讲话表达了什么意思? (2分)
为什么他能成功说服老太太?
(3分)
第二部分语言积累与运用(40分)
二、完成第2-6题
2、请根据下列提示默写:(13分)
(1)亲贤臣,远小人,。(诸葛亮《出师表》)
(2)诗是写意的画,如杜牧《泊秦淮》中“”的那抹轻烟淡月;
诗是令人荡气回肠的歌,如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志以寄之》中“”壮志难酬的感慨。
(3)古代许多杰出人才都留下了千古传颂的诗章:杜甫的“会当凌绝顶,”写出年轻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曹操的“___ _____,志在千里”让多少老年人焕发青春,老当益壮。
(4)什么样的人才算得上大丈夫呢?当他面对个人得失时,要有范仲淹所推崇的“,”的心态;当他面对死亡威胁时,要有文天祥所表现出来的“,”的气概;当灾难突然来临,谭千秋、张米亚、苟晓超等教师用行动、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舍生取义”所蕴含的意义,树立起了一座高高的“为人师表”丰碑。
(6)最近,中国政府宣布,免除非洲贫困国家100亿元人民币的债务。这种关注人间冷暖的举动,体现了中华民族“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济世情怀。(请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作答)
(7)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正面揭示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思念家乡,但却无法回去,因为没有达到建功的目的;李商隐《夜雨寄北》中“,巴山夜雨涨秋池”也表达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煎熬。
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个小问题。(5分)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1)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此诗所展现的景象。(3分)
(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2分)
4、综合性学习(14分)
4月23日是“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读书日”)。初三(9)班同学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好读书,读好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在班级的“语文学习天地”开设了下面四个专栏。
专栏一:【书海遨游】(4分)
“开卷有益”,的确是这样。读书使我们深suì(),使我们ruì()智,读书使我们获得了许多有益的启示,也使生命因而更加丰盈。②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③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
⑴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深suì()ruì()智(2分)
⑵仿照划波浪线句子的句式,再仿写一组句子(2分)
,。
专栏二:【说说读书】(3分)
(3)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不少读书故事,下面列举了其中三则,它们分别说的是谁?请将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他好读书而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②他勤学却无钱买烛,只得在墙上凿洞,借邻人的烛光读书。()
③他很小就擅长书法,十二岁时见到父亲有本《笔说》藏在枕头中,就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A、匡衡B、陶渊明C、李白D、王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