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6道题,约7200个字。
2008--200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统测
初三语文试卷
说明:
1、 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共五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试题得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能超过120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8分)
1、选择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妖饶ráo 棱角léng B、惘然wǎng 风骚shāo
C、骈进bìng 喑哑àn D、襁褓qiáng 阴晦huǐ
2、选择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A、大家嘻闹了一阵,开始静下来了。
B、对于儿子整天沉迷于电子游戏一事,他终于脑羞成怒。
C、他做事十分认真,一点不旁骛,因此效率很高。
D、唐朝发展迅速繁荣昌盛,李世民可谓一代天娇。
3、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学校对面又开了一家卖饮料和汽水的小店。
B、 经过这次有趣的实验,使我爱上了生物了。
C、 新的班委会健全并建立了一系列班级管理制度。
D、 这本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共产党员光辉的形象。
4、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根深蒂固的人,都看不见这种奇特功能的衣服。
B、 “快乐男声”俞灏明从比赛结束开始,在中国流行乐坛的地位与影响与日俱增。
C、 秦桧陷害忠良,坏事做尽,在历史上是无与伦比的。
D、 日本帝国主义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别具匠心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小学课本,掩盖战争罪行。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12分)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等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袆、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5、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猥自枉屈(辱)B、尔来二十有一年矣(那时以来)
C、以彰其咎(表明、显扬)D、咨诹善道(询问)
6、下列句子中“以”字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遂许先帝以驱驰 B、以伤先帝之明
C、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D、咨臣以当世之事
7、选择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三次到草庐中照看我)B、深入不毛(深入没羽毛的地方)
C、臣本布衣(我的衣服是布做的)D、夙夜忧叹(早晚忧愁叹息)
8、翻译“先帝不以臣卑鄙”正确的一项是()
A、先帝不把我当卑鄙之人B、先帝不因为我出身低微,见识短浅
C、先帝不认为我卑劣低下D 、先帝不因为臣子出身低微,见识短浅
9、选出对课文理解正确的一项()
A、作者在第一段中表明自己出身低微,自食其力,只求活命。
B、作者在第二段中指出“出师”的战略目标是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C、作者以先帝刘备器重自己的事实,暗示刘禅应更加重用自己。
D、作者表达自己效忠蜀汉的心愿和报答先帝深恩的决心。
10、选出对课文写法分析正确的一项()
A、作者请求出师,先和刘禅分析了主观的准备充足,再分析客观的形势有利。
B、作者在第一段中以议论为主的表达方式,寓情于议,情理交融。
C、由于诸葛亮深感先帝知遇之恩和托付国家大事之任,文章为他的“报先帝”
“忠陛下”之情所贯穿。
D、本语段语言精练,多以六字句行文,兼用一些工整的对偶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