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350字。
  温州市部分学校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
  2009.1
  说明:本套试题共100分,答题时间是120分钟,请将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18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架梁之椽(chuán)       老媪(yù)       怪癖(pì)        粗犷(kuàng) 
  B.别出机杼 (shū)           仓颉(jí)        袅娜(nuó)       涟漪(yī)
  C.瞠(chēng)目结舌       思忖(cǔn)          炮烙(páo)       匀调(tiáo)
  D.汗流浃(jiá)背          悲怆(chuàng)    蓦(mù)然       岑寂(cé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座落         壁立千刃         奋力以赴       一筹莫展
  B.缘分         毛骨悚然         天网恢恢       苦思冥想   
  C.安详         鞭僻入里         曲指算来       真知灼见
  D.蜇伏         百尺杆头         心无旁骛       妄自菲薄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    )
  A.翠翠,你人乖巧,爷爷笨得很,话说得不温柔,也莫生气。我信口开河说个笑话给你听。(滔滔不绝)
  B.画面前端,在移民住房,以及几个黑人和一个莫名其妙持枪而立的大兵前方,是画得十分逼真的大串香蕉……(不可名状)
  C.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之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都表示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是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患难与共)
  D.1945年,臭名昭著的德国贝尔森集中营,在纳粹溃逃后,宁静的中午,一个孩子走在遍布尸体的营地的路上。(声名显赫)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这一代人是较幸运的,虽然我们读书也曾感到“光宗耀祖”、“十年寒窗”一类,但并没有像你们这样喘不过气来的考试与升学的逼迫。
  B.每天,我望着掩盖着我的种子的那片土地,想像着它将生长、开花、发芽、结果,如一个孕育着生命的母亲,期待着自己将要出生的婴儿。
  C.几十年来,余光中经历了离别家园的痛苦,浪迹天涯的辛酸,在精神上却始终与祖国血脉相连。
  D.可能正因为有“木石前盟”这段前缘,在林黛玉初见宝玉时才有“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的感觉。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
  B.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C.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D.每一种活着的东西,(大概还有很多死了的东西)都会留意这声呼唤。
  6.下列选项中《红楼梦》原文与脂砚斋的批点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①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②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③黛玉也哭个不住。一时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 ——④此即冷子兴所云之史氏太君,贾赦贾政之母也。
  a傍见一笔,更妙。       b书中人目太繁,故注明一笔,使观者省眼。
  c自然顺写一笔。         d写尽天下疼儿女的神态。
  A.①d ②c ③a ④b          B.①a ②d ③b ④c      
  C.①d ②a ③b ④c          D.①d ②a ③c ④b
  7.一位高一的同学说:“我们不爱写作文,和作文的题目陈旧有很大关系。一些题目,小学写了,初中也写了,高中又写,真怕到了大学还要写。难怪有的同学说:‘我们老师是属祥林嫂的,  A 。’其实作文题目本身并不错,但是,就好像   B        。”
      (1)根据你所了解的祥林嫂,并结合语境,在A处补写上恰当的语句。  (2分)            
  (2)在 B处补写上运用比喻、反问修辞手法的语句。  (2分) 
  8.电脑与我们的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不知你是否注意到,有些软件、网站的名字很有创意。请你对下面网站或软件名称的创意进行简单评析(任选一个)。(2分)
  (1)百度(搜索网站):
  (2)迅雷(网络下载软件):
  三、古代诗文阅读与鉴赏(共23分)
  (一)阅读下列选文,完成9——13题。(13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