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4道题,约7640个字。
东营市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九年级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大板块,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以上的项目及座号填写清楚。
3.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卷上。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18分)
一、完成1—6题。(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憧憬/撞击赤裸/颗粒心旷神怡/甘之如饴
B.湍急/祥瑞机械/告诫千丝万缕/金石可镂
C.篷车/蓬勃婵娟/禅堂天涯海角/悬崖峭壁
D.饺馅/谄谀抢掠/琼楼不言而喻/瑕不掩瑜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无动于衷 出谋划策 可歌可泣 涕泗横流
B.危言耸听 迁移默化 与日具增 死不瞑目
C.摇摇欲坠 轻歌曼舞 近在咫尺 骇人听闻
D.栩栩如生 金碧辉煌 摩肩接踵 呕心沥血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
①中国考察队员首次对南极海冰进行了跟踪,获得了海冰变化的第一手资料。
②中国政府一贯致力于世界和平与稳定,主张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国际争端。
③春光之下,微风吹拂,两岸的杨柳更出迷人的风姿。
A.监测维护显现B.检测维护显见
C.检测维持显现D.监测维持显见
4.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2分)
①我们毕业班的同学,在进入总复习时,一定要注意克服没有计划,没有重点。
②神舟七号的发射成功,表明了我国无比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
5.填空。(5分)
①,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②,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文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
,。
④2008年,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不少投资者心生“
”的感慨。(用晏殊《浣溪沙》中的诗句填写)
6.名著阅读、综合实践。(5分)
①《繁星•春水》诗集表现了,,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构筑了冰心的思想内核——“爱的哲学”。
②名著情景剧和课本剧表演是光明中学“读书节”活动的内容之一。为了指导同学们演好名著情景剧和课本剧,学校团支部派你去邀请一位导演来校作现场指导。见到导演时,你将怎样对他说?
第二部分阅读(42分)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7—8题。(4分)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诗中三、四句是实写还是虚写?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分)
8.请对“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两句诗进行点评。(2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昔余少年,从子瞻①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②。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③。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④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⑤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⑥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节选自苏辙《武昌九曲亭记》)
【注释】①子瞻:苏轼之字。②褰(qiān)裳先之:提起衣服走在前面。③移日:超过一日。④撷(xié):采摘。⑤洒然:吃惊。⑥姑寓:姑且寓居。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空明:
②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厌:
10.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盖竹柏影也盖天下之乐无穷
B.相与步于中庭相委而去
C.夫孰知得失之所在夫战,勇气也
D.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辍耕之垄上
11.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念无与为乐者。
②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
12.简答。(4分)
①怎样理解[甲]文把两人视为“闲人”?
②[甲]文和[乙]文所写的“游”有同有异,请比较分析其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