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35道题,约8730个字。
200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温馨提示:本试卷共7页,满分147分,卷面3分,合计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经典诗文积累。(计25分)
1、依据原文填空。(10分,选作10个小题,多做不加分)
①、,,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
②、受任于败军之际,。诸葛亮《出师表》
③、采菊东篱下,。陶渊明《饮酒》
④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早春》
⑤如会挽雕弓如满月,,。苏轼《江城子》
⑥,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⑦,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⑧,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⑨,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⑩马作的卢飞快,。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⑾,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⑿,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根据提示默写。(8分)
①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以会晤的欢娱衬托客居的寂寞,把思念深情转化为重聚希冀的句子是 , 。
②龚自珍《已亥杂诗》中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与李商隐的“ , ”有异曲同工之妙,现在常用来形容无私奉献的精神。
③人生路上,我们不要因为一时的成功而洋洋自得,也不要因为一时的挫折而垂头丧气,只有保持一种“ , ”的良好心态,才能勇攀高峰,实现生命的价值。(请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句子填空)
④杜牧的《望岳》中表达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与豪气的语句是
, 。
⑤站在江边,微风轻拂,江水浩淼,波平浪静,一叶白帆悠然地飘荡在江面上,恰似王湾《次北固山下》中“ , ”的美景。
⑥残酷的地震摧毁了我们的家园,但我们坚信,像陶渊明笔下所描写的“土地平旷,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鸡犬相闻”的美好家园将重现在美丽的天府之国。
⑦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谬误国的诗句是 , 。
⑧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借景抒怀,表达自己满怀信心,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 , 。
3、默写课文选段。(7分,任选一段)
①默写李白的《行路难》、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
②默写刘禹锡的《陋室铭》。
③默写《醉翁亭记》中的“若夫日出……而乐亦无穷也”一段。
二、阅读理解:(共62分)
(一)赏析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并答题。(6分)
钱塘湖春行自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下面是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1分
A、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
B、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C、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D、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试品一品其妙处。2分
答:
。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1分
A.诗的一二句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三四两句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五六句诗人用“乱’’字勾画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山了西子湖畔春草深深,绿色醉人的景象。
D.在两湖,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但这首诗紧紧扣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
4、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春行诗,除了结构、描写、意境写得具有特色之外,用字用句也十分准确生动。其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句中“争”用得好,是因为: 。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5――11题。(共14分,每小题2分)
情在高处
①大约七米的距离。
②我紧握着枪托,手心里渗出了一把汗。小心的深呼吸一口山间潮湿的空气,努力把狂跳的心稳定下来,又取下眼镜仔细擦了擦。已发了誓,不击中它今生就不再摸猎枪。
③那是个骄傲的家伙。尖曲的喙,强硬的躯,乌黑而微汪莹绿的羽。脖边还围着一圈浅褐色的纹锦,就像古希腊勇士的桂冠。他昂首站立在那岩石上,扇起的翅膀嵌在白蒙蒙的天空上面,于是属于鹰族的野悍与霸气变展露无疑了。我看不到它的眼,它正盯者自己爪下的猎物。一定是个年轻的家伙,这岩鹰!
④我突然感到有股热血在胸里面沸腾了起来,它正全神贯注的撕扯爪下的猎物―――如果我没看错的话——那是一只雏鸡。
⑤它突然昂起头来高叫了一声。隐没了的太阳一下子从阴翳的云层里挣了出来!山岩上风在烈烈的吹,清凉的鸣声回荡在山峦与苍穹之间。这才是真正的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