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8240个字。
  八年级下册古代诗文复习资料(一)
  范登清(甘肃省民勤县重兴中学,甘肃民勤)
  曹刿论战
  一、基础知识掌握
  1.本文选自《左传》。《左传》旧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做,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料,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2.本文记叙了齐鲁长勺之战的全过程,通过曹刿和鲁庄公的关于战争问题的对话,阐明了弱国在对强国战争中应采取的战略战术原则,即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作战中要掌握战机、详察敌情等。
  3.本文的特点是“记言”,剪裁得当。以“远谋”为线索组织材料;并使用对比手法,以鲁庄公的“鄙”,突出了曹刿的“远谋”,从而塑造了军事家曹刿的形象。
  二、文言词语积累
  (一)常规词语
  【我】指鲁国。【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居高位、得厚禄的人。【谋】谋划。【间(jiàn)】参与。【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远谋】深谋远虑。【安】有“养”的意思。【弗】不。【专】个人专有。【对】回答。【惠】恩惠。【牺牲】指猪、牛、羊等祭品。【帛(bó)】丝织品。【加】虚报。这里指以少报多。【信】实情。【孚】为人所信服。【福】赐福,保佑。【狱】案件。【虽】即使。【察】明察。【情】(以)实情判断。【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属】类。【鼓】击鼓。【败绩】大败。【驰】驱车(追赶)。【轼】古代车子前面的横木。【逐】追赶,追击。【既】已经。【克】战胜。【故】原因,缘故。【再】第二次。【衰】减弱。【竭】尽,消失。【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测】推测,估计。【伏】埋伏。【靡(mǐ)】倒下。
  (二)通假字
  【徧(biàn)】同“遍”遍及,普遍。
  (三)一词多义
  【从】①听从(民弗从也);②跟从(战则请从)。
  (四)成语
  【一鼓作气】(成语)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后比喻鼓起干劲,一口气完成。【辙乱旗靡】后形容军队溃败混乱。
  三、阅读理解运用
  1.表明对话背景的句子是:齐师伐我;公将战。
  2.反映人民对统治阶级的态度的话语是: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3.表明全文线索(纲,文眼)的词语是:远谋。
  表明曹刿请见的原因的句子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4.曹刿认为作战的先决条件是:政治上取信于民。
  5.“取信于民”在文中是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6.分析鲁庄公“鄙”的表现。
  战争前:“将战”——轻率;前两次答语——将战争胜利寄托在臣子支持、神灵保佑上,目光短浅。战争中:“将鼓”“将驰”——不察敌情,急躁冒进;战后:“问其故”——胜不知因,平庸。
  7.分析曹刿“远谋”的表现。
  战前启发鲁庄公认识取信于民的重要性,战中掌握战机、详察敌情、后发制人;战后总结经验。
  8.证明曹刿指挥正确的句子是:齐师败绩;遂逐齐师。
  9.曹刿认为反攻的有利时机是:彼竭我盈之时。
  10.表明曹刿必待“齐人三鼓”而后“鼓”原因的句子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11.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追击原因的句子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