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360字
如何写格律诗(讲解通俗、初学入门)
旧体诗可分为“古体”和“近体”所谓古体古诗是汉、魏时期形成的一种新的诗体。它没有一定的格律,不求对仗、不讲平仄,用韵也比较自由,篇幅不限长短,可分为五言和七言,五言古体的句式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它既不同于汉代乐府歌辞,也不同于唐代的近体律诗和绝句,故称五言古诗。七言古诗渊源于汉、魏以来之乐府歌行,因每句七字,故称七言古诗;但一首诗中五、七言或三、五、六言杂用,不用乐府旧题的,一般也归入七言古诗之内。其用韵与五言古诗基本相同。唐以前多句句用韵,唐以后一般隔句用韵。
先简单介绍一下古风(古绝)的写作章法[古体诗]
此类诗体的典范是大家最熟悉的就是李白的静夜思: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又如王维的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古绝可分五言、或七言。超过4句的此类诗体属于古风,古风可分五言、七言、长短句。
1、平仄可不拘(和古风相似、古风句数不限、可以压仄声韵、一般一韵到底、也可中途换韵、5言的叫“五古”七言的叫“七古”;也可作长短句的“古风”)可分五言、七言、但忌毫无顾忌的不拘平仄。例如“假日乘兴去故宫”“巍巍昆仑源何年”,前一诗句6个字都是仄音、后一句7个字全是平音,看起来挺好,也满有意境,但读起来就不上口(有快板书的影子);如前一句改为“假日呼朋游故宫”、后一句为“千载昆仑誉世间”,两者对比好象意境多少打些折扣,但后者读起来,阴阳顿挫朗朗上口,须知诗词在“读”上是很有讲究的(不同于现代诗歌)。
2、既为“古绝”(她和“五绝”“七绝”也称“律绝”不是一回事,不和韵律的绝句不能轻易挂上“X绝”的)一般每首四句。常见首句就用韵(也可不用韵),2、4必须用韵,一韵到底(一般压平韵,仄韵的也为数不少。例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等)。
3、古风:超过4句的(每句字数可为5字、7字、或长短句,“词”除外)且不拘平仄、可以压仄声韵、也可中途换韵(但韵脚不能乱)的,一般归类为“古风”。
例如崔颢的律化古风《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释:《唐诗三百首》将该诗归为“七言律诗”是不严谨的。这首诗,虽是传世名篇,但就律诗格律而论,前四句多处不合律。即使有的字平仄可变通,仍不合律诗的句型。首联同声字相对,就是失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