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310字 唐山二中2008—2009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2页,第II卷3至4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命题人:鄂京辉  宋长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规定的位置上贴好条形码。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惦记   靛青   殿堂   踮起脚跟
  B.谚语   吞咽   唁电   百花争妍
  C.驾驭   老妪   熨帖   尉迟将军
  D.峡谷   狡黠   惬意   呷一口茶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达赖集团在西藏问题上危言危行,不顾西藏人民反对,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绝对没有好下场。
  B.在美国NCAA大学生篮球联赛的决赛场上,早已赫赫有名的教练克里斯-韦伯最后时刻喊出了莫须有的暂停,最终让密歇根大学和2008年NCAA冠军失之交臂。
  C.随着2010年世界杯的即将来临,阿根廷国家队大名单呼之欲出,众多球员在为搭上22人大名单的末班车做自己最后的努力。
  D.在皇帝手下的这些大臣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力极大,骄纵恣肆,贪赃枉法,无所不至。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国税务机关正在加紧完善涉外税收征管体系,以更好地适应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所带来的涉外贸易新变化。
  B.随着世博会开幕日期的临近,“世博”已经成了使用频率最高的上海市民口头语,可见人们纷纷以不同方式关注世博。
  C.各位观众,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寒,它代表今天是入冬以来最寒冷的季节,请注意添加衣服,预防感冒。
  D.2009年央视春晚总导演建议,在四川和台北设立分会场,将五大洲各华语媒体的祝福传送过来,营造全球华人喜庆、祥和大联欢。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李泽厚认为,汉字以“象形”“指事”为本源。            正是这个方面使汉字的象形在本质上有别于绘画,具有符号所特有的抽象意义、价值和功能。
  ①一个字表现的不只是一个或一种对象,而且也经常是一类事实或过程,也包括主管的意味、要求和期望
  ②“象形” 有如绘画,来自对对象概括性极大的模拟写实
  ③这即是说,“象形”中也蕴含有“指事”“会意”的内容
  ④然而如同传说中的结绳记事一样,从一开始,象形字就已包含有超越被模拟对象的符号意义。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②③①④      D.①②③④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中国人丑陋吗
  冯骥才
  国民性是文化学最深层的问题之一。对于作家来说,国民性则是一种集体性格。作家的天性是批判的,所以笔下的国民性自然是国民性的负面,即劣根性。鲁迅先生的重要成就是对中国人国民劣根性的揭示;柏杨先生在《丑陋的中国人》所激烈批评的也是中国人国民性的负面。应该说,他们都不是进行严谨而逻辑的理性剖析,而是凭着作家的敏感与尖锐,随感式却一针见血地刺向中国民性格中的痼疾。鲁迅用这种国民集体性格的元素塑造出中国小说人物画廊中前所未有的人物形象——阿Q。当然,鲁迅先生也把这种国民性批判写在他许多杂文中。柏杨则认为杂文更可以像“匕首一样”直插问题的“心脏”。故而柏杨没有将国民性写入小说。
  这使我想起从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的“传教士文学”——到中国来传教的西方教士所写的见闻。传教士出于对异文化的好奇,热衷于对中国文化形态进行描述。他们笔下中国人的劣根性是相当复杂的。有善意的批评,有文化误解,也有轻蔑和贬损。特别是后者,与西方殖民者傲慢的心态相关。由于人们对鸦片战争以后那段屈辱的历史刻骨铭心,所以很少有人直面这些出自西方人笔下的批评。
  然而我们对自我的批评为什么也不能接收呢是鲁迅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