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60字。
给自己创造“进级”的机会
------泉州市中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解析
惠安县教师进修学校 张秋玲
中考逼近,作文还有提升的机会吗?有的。这个机会的施与者不是别人,恰恰是你自己。
我们解读“2008年泉州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就可以知道,2008年泉州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借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个层面,基础等级又分为内容、表达和标题三个方面,内容着眼于主题、中心、内容和情感作评价,表达包括文体、结构、语言和书写作评价。至于拟题则单独设项,意在对写作良好习惯的考核。由此,考生就要注意了,“基础等级”的设置从命题者角度说,是面向中下考生,让他们有机会得分,可从考生角度说,则是要想办法不要失分。好象拟题正确、书写规范、结构完整这些项目,只要靠“认真”“谨慎”就可以避免丢分的,就千万不要“裁跟头”。而“发展等级”则相反,命题者的指向是中上考生,考生则是要想办法如何“进级”加分!这也是临近中考,考生应思虑的问题。
“发展等级”10分,占作文分值的16.67%!评分附注说明:发展等级“采用分点评分法,如果‘立意’、‘构思’、‘文采’三项中一项突出的,就可得10分。”只要其中“一项突出”,这个要求应该是很“宽容”的,所以,考生一定要想办法把握这个机会。
要把握好这个机会的前提还是要先实践好基础等级中的“真情实感”这一项,因为中考考生具备“作家心态”进行写作的人应该属“凤毛麟角”之类,所以,如果不是源于生活的真实素材,总会让考生“空”、“虚”,叙述难以充实,说明难以准确,议论难以鲜明。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充实的涵义,应是阅历得广,明白得多,有发现的能力,有推断的方法,情性丰厚,兴趣饶富,内外合一,即知即行,等等。”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考场作文应是过往生活记忆的真实记录。如命题要求“以语文综合性活动为内容,写一篇作文”,一个学生就以活动主题《给自己‘“出”一本书》作文,选取自己编辑个人作文集《拾贝壳的女孩》为中心事件,详细叙述了课余修改、整理、润色手稿以及电脑编辑的过程,回味其间的“辛苦”与“惊喜”,作者的感情与感悟都是那么真切,其立意显然,构思圆转,文采溢现,皆源于“真情”流露,“实感”表达。因此,在思考“进级”之前,首先要摒弃“套题”的功利思想,具体如:(1)将用过的素材进行到底,即一个材料,从小学写到中学;(2)套用历年来的陈旧题材,缺乏时代感的观察与感悟;(3)机械照搬他人作文的描写,缺乏“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的意识;(4)以“凑字数”“得高分”的心态,卯足劲地“掉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