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小题,约5370字。
  汕头市2008—2009学年度上学期
  初中七年级语文科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全卷共6页,考试用时120分钟,满分150分。2.本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50分。
  一、 基础运用。(36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2分)
  (1)子曰:“          ,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2分)
  (2)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五湾《次北固山下》)(2分)
  (3)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2分)
  (4)抒发思乡之情是我国古代诗词曲中的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其中有许多名句,请你任意写出两句:“                    ,                     。” (2分)
  (5)请默写杜牧的《泊秦淮》。(4分)
  ,               。                 ,                 。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两项是(    )(    )(4分)
  A.大亡其财    亡而入胡        B.不一状   尊君在不              
  C.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D.然数年恒不一见      见宫殿数十所
  读下面文字,完成第3—5题。
  生命也不完全是为了抵达。就像花草,并不是非要到达某一个季节才算实现价值。就像______,并不是非要到达_______________。因为生命中绝大部分的风景总是在途中,生命主要是为了经历,就像候鸟,不停地qiān xǐ(    )就是为了经历季节和风雨。就像河流,不息地流动就是为了经历交汇和起伏 。尽管具体的经历总是显得那样琐碎、那样平凡、那样漫长又那样的不胜其烦,但是恰恰是它们构成了一个个真实的jīngcǎi(    )的人生。这才是生命最弥足珍贵的状态。
  3、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2分)
  qiān xǐ(        )    jīngcǎi(        )
  4、联系上下文,仿照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处补充恰当的语句。(4分)
  就像______,并不是非要到达_______________。
  5、使用下面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两个。(4分)
  抵达  起伏  琐碎  不胜其烦  弥足珍贵
  综合性学习。(10分)
  我们国家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同样的新春佳节,各地自有各地的风俗习惯。同学们,放寒假了,过大年了,我们在欢度春节时,用语文的视角来审视一下,体验一下,感悟一下我们民族的节日。
  材料一:我国北方过大年的习俗:办年货、吃腊八粥、买糖果、桃绒花、宰牲禽、蒸糕饼、送灶王爷、换门神、除夕守岁、拜新年。(根据刘绍棠《本命年的回想》归纳)
  材料二:春节来临之际,亲朋好友问好的拜年习俗,将成名副其实的“大拜年”。走亲、访友、书信、贺卡、电话拜年渐趋淡化,“短信拜年”和“网络拜年”正日益成为时尚,手指一点,便能够“全球通”,满世界地拜年贺岁。拥有2.5亿手机用户的中国内地,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中国网民大军已经达到9000万左右。(据《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三:“叠字春联”在春节年俗风景线里,有一道特别美丽的文化景观,这就是:从来没有一个春节的春联里,像如今年这么集中、这么频繁地出现“叠”字的修辞现象。它们中有:红红火火、热热闹闹、敲敲打打、唱唱跳跳、欢欢喜喜、岁岁年年、和和美美、高高兴兴、快快乐乐、轰轰烈烈、忙忙碌碌、花花绿绿、纷纷扬扬……如:“红红火火过大年,热热闹闹奔小康“,正是这些叠字春联,使春节的春联文化风景线,为神州大地烘托出一派喜洋洋、和谐美满的新年欢庆氛围。
  6、开展一个小调查,看看你家所在地过年的习俗与北方过大年的习俗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4分)
  7、你们那里的过年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请大家举例说说传统的是怎样的,现在又是怎样的?(4分)
  8、请大家用叠字写一对春联。(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mutualitydow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