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高中语文必修一对联学案
分类:
语文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47 KB
评级:
时间:
2009/8/6 15:48:33
下载:
本月:1 总计:70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约7820字。
梳理探究 对联L
湖南师大附中 厉行威 原创
一、请梳理对联的类别
提示
对联有以下几种分法。
(一)按使用的范围分
对联从使用范围上划分,可分为应用联和装饰类两大类。这里装饰联主要指用于美化环境的对联,如装饰亭台、楼阁、名胜古迹的对联;装饰书房卧室、名画宝砚的对联等。装饰联一般富有哲理,回味无穷。
应用联是指有较强针对性的对联。它可以再分为专用于庆祝春节的春联,用于某一具体事项的对联如挽联、寿联、婚联、喜联、行业联等。还可分为人们在各种交往中所用的交际联。
(二)按写作方法和上下联的关系分
按上下联在内容上的关系分,对联可分为正对、反对、流水对三种。
1.正对。指对联上下两联的内容相关或相似,从不同的角度说明大致相同的道理。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指上下联内容相反,对比鲜明,这种对联往往从正反两面来说明同一个问题,在对比中突出表达效果。如: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幸铸佞臣。
3.流水对。也叫串对,指一个意思分两句说,两句合起来是一个整体,上下联有承接假设、递进、因果、条件等关系。如:江河无止终而为海;桃李不言下自成溪
(三)从形式字数上分
以对联的字数来划分的话,对联可分为四字联、五字联、六字联、七字联、八字联、九字联、几十字联、几百字的长联等。
二、请梳理对联的一般特点
提示
1.字句对等。指上下联的字数和句数都相等的意思,这是对联的第一个要素。
2.词性相当。上下联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或词组必须有相同的词性才能构成对仗。属对要求上下联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
3.结构相应。就是上下联在句法结构上互相照应,彼此对称。也就是说,句型要一致,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如果上联是主、谓、宾结构,下联是主、谓、补结构,就没有对好。在要求大的句法结构对称的同时,小的词组也要做到句法一致,即主语对主语、谓语对谓语、宾语对宾语、补语对补语、定语对定语、状语对状语。
4.节奏相称。节奏即有规律的重复。节奏可以给人以快感和美感。对联属于语言艺术,汉语语音本身就具有节奏性。对联与诗词一样可以吟咏而具有音乐性,所以也具有节奏,也称为音步。所谓节奏相称,是指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须一致,也就是指上下联的句式一样。音乐舞蹈中有三拍子(强、弱、弱),四拍子(强、弱、次强、弱)等,一般地说,对联运用的是二拍子,两个字就是一个音节,有一个停顿,重音落在双数上。例如:莲开宝岛;月满神州。 这副迎澳门回归的四言联是二、二句式,即二、二节奏。再看下面这副四言联:说真心话;做老实人。此联则是一、三节奏。
5.语意相关。对联,顾名思义,不仅要对偶,而且要相联。所谓相联,一般地说,上下联应围绕相关的主题,或并行表达,或正反表达,也可以构成延续、因果等各种关系。一副对联如果只求形式上的一致,不求内容上的统一,那就会留下拼凑的痕迹,不是好联。例如:反对侵略;学习下棋。上述对联,从文字对偶形式看,词性、句式都对得不错,亦合平仄。但是,它们上下联的语意、内容不相关联,中间缺乏联系,风牛马不相及,不能表达任何意义,所以不能认作对联,只能算是对偶句。
但是,“无情对”却是一个特例,它一定要求“内容无关”,而且越“离题万里”越好。例如:五月黄梅天;三星白兰地。此联字字对仗,工整无比,内容上分别说的是气象和名酒,大相径庭,造成一种不协调的喜剧效果。
6.平仄相对。对联的上下联各联内部平仄要交替,即节奏的安排上,一句中基本上为平仄交替,不能一句话都是平声或都是仄声,而上下互相对应的字,则要求平仄相对,即平仄相反。按照这一规律,上下联内部平仄交替,而上下联之间平仄对立,才能造成回环起伏的旋律,使对联的节奏鲜明和谐、悦耳动听,收到相反相成的艺术效果。
对联除了一些基本要求(如六要素等)外,还有一些相对次要的带变通性质的格律,以及一些比较独特的修辞要求和创作方法,如自对、借对、意对、蹉对、强弱相当、概念相当、嵌字格、回文格、顶针格、集句格、以及对联的横批、对联的标点、对联的书写格式和对联的张贴格式,等等。
三、探究对联的欣赏方法
提示
对联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形式,具有自己的特性。对联的特性集中表现在它的民族性、群众性和实用性、文学性、政治性和时代性等。这些特性最终成为对联文化之所以千百年来经久不衰的内在因素。而这也是我们欣赏对联一般的切入角度。
(一)对联的民族性
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许多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成为民族的瑰宝,成为国家的精粹。楹联就是其中之一。
汉字又是单音表意文字。一个汉字不仅是一个音节,而且一般地能表示一个概念。因此,汉字运用起来比较灵活轻便,便于遣词造句,而且组起句来又可以弄得整整齐齐、规规矩矩,音节分明,声调匀称,一字对一字,一音对一音,容易构成对称美。例如,苏州耦园联:卧石听涛,满衫松色;开门看雨,一片蕉声。此联的大意是:躺在石上,倾听泉水清响,不觉全身都染上苍翠之色;打开门来欣赏雨景,只听见一片滴滴嗒嗒雨打芭蕉荷叶之声。联语由听觉转到视觉,又由视觉转到听觉,在感觉的转换中,形象、色彩、音响协调一致,给人以丰富的美感享受。
(二)对联的群众性和实用性
千百年来,对联素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随着对联内容的日益广泛,门类日益增多,使用范围也日益扩大,对联已经成为城乡皆用,四季咸宜,雅俗共赏的一种大众文体。贴对联,在我国是一种覆盖面最大、动员人数最广的群众文化活动。这就是对联的群众性。
对联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即对联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无论什么地方,什么环境,也不论什么行业,什么事情,都可以应用对联。这也是对联的魅力所在,它不仅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字与书法完美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而且它能雅俗共赏。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语文中考复习之对联专题训练ppt1 通用
走进对联ppt1 通用
对联与灯谜趣谈ppt 通用
中国文学的一朵奇葩——对联ppt 人教版
对联常识 通用
梳理探究——奇妙的对联ppt2 人教课标版
梳理探究:奇妙的对联ppt 通用
巧用对联,妙穿全文——《端午的鸭蛋》课堂设计举隅 人教版
语文活动课:《奇妙的对联》ppt40 人教课标版
2009年中考对联题的考查形式及备考指导 通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