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哀江南》教案15
分类:
语文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四册教案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51 KB
评级:
时间:
2009/8/8 8:56:54
下载:
本月:1 总计:51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约5580字。
《哀江南》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品味语言,当堂背会课文。
2.鉴赏课文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先铺写景物后直抒胸臆的写法及其表达效果。
3.鉴赏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了解尾声一曲多用对偶、排比的修辞特点和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1.揣摩、体会蕴藏在曲中的思想感情。
2.品味戏曲语言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学习并掌握鉴赏古典戏曲的方法
教学方法:1.反复吟诵,多种阅读方法相结合,在诵读中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掌握鉴赏曲词的方法。
教具准备:投影设备、多媒体、PPT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孔尚任及《桃花扇》的基本知识。
2.反复诵读,体会作者所表达的亡国之痛。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南京在我国古代又被叫做石头城、金陵、建业、扬州、建康、秦淮等,它是六朝古都(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合称六朝),被称为“钟山风雨帝王城”。南京有一条“母亲河”,就是秦淮河。秦淮河历来是文人墨客聚会的胜地,两岸的乌衣巷、朱雀桥、桃叶渡纷纷化作诗酒风流,千百年来传于后世。乌衣巷更是六朝秦淮风流的中心,因东晋时曾经聚居了王导、谢安两大望族而名满天下。隋唐以后,秦淮河渐趋衰落,却引来无数文人骚客来此凭吊。南宋时,秦淮逐渐复苏为江南文化中心。明清两代,是十里秦淮的鼎盛时期,富贾云集,青楼林立,画舫凌波,成江南佳丽之地。“秦淮八艳”是指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柳如是、陈圆圆八人。她们八人有几个共同点,首先都具有爱国的民族气节。秦淮八艳除马湘兰以外,其他人都经历了由明到清的改朝换代的大动乱。当时好多明朝的贪官贪生怕死,卖国求荣,而秦淮八艳,在国家存亡的危难时刻,却能表现出崇高的民族节气。同时,她们在诗词和绘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她们漂亮、聪明、活泼,对人情世态有阅历,为人处事有主见,有胆魄,能自立,她们中的很多人都很大气,虽然身陷风尘,但是她们活得甚至比普通人更有尊严。明代传奇剧本《桃花扇》便塑造了这样一位令我们自豪的女性——李香君。
二、孔尚任及《桃花扇》基本知识介绍
1.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岸堂,又号云亭山人,曲阜(现在山东曲阜)人,孔子64代孙,清初戏曲作家、诗人。曾隐居曲阜石门山中读书著述,有文名,精乐律,擅词曲。康熙二十二年(1683),康熙帝南巡至曲阜时,被召讲经,受康熙赏识,“特简为国子监博士”;累迁户部主事、员外郎等职。康熙二十五年(1686)被派随工部侍郎孙在丰往淮扬一带治河。这期间,他到过扬州、南京,结交故老遗民,凭吊南明遗迹,搜集明末传闻,为后来写《桃花扇》准备了素材。康熙二十八年(1689)回到北京。经十年时间,三易其稿,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写成传奇剧本《桃花扇》。一时,“王公荐绅,莫不借抄”,歌台演出,“岁无虚日”。《桃花扇》的成功,使他誉满文坛,时人将他与《长生殿》作者洪昇并称为“南洪北孔”,而这两部作品也被称为“清代戏曲双璧”。第二年(1700)以“疑案”被罢官,不久即回乡度日,直至终年。著作除《桃花扇》外,尚有传奇《小忽雷》(与顾彩合撰)及诗文集《湖海集》《岸塘文集》《长留集》等。
2.《桃花扇》剧情简介
诚如作者所言,《桃花扇》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作者巧妙地将复社名士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和南明王朝的政治衰败的现实统一起来。
赠扇——侯方域在南京旧院结识李香君,二人志同道合,情投意合,共订婚约。定情之夕,侯方域以题诗的宫扇一把赠予李香君。
画扇——阉党余孽阮大铖得知候方域手头拮据,暗送妆奁用以拉拢。香君识破圈套,阮大铖怀恨。南明王朝建立后,阮大铖诬告侯方域迫使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哀江南》视频课堂实录6 人教版
《哀江南》视频课堂实录5 人教版
《哀江南》ppt63 人教版
《哀江南》ppt62 人教版
《哀江南》ppt61 人教版
《哀江南》说课稿ppt 人教版
《哀江南》教案14 人教版
《哀江南》ppt60 人教版
《哀江南》教学设计3 人教版
《哀江南》视频朗读 人教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