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80字。
  《老王》教学设计
  nieguotiao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惶恐、荒僻、滞笨、愧怍”等词语。
  2.揣摩重点语句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3、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体察人物思想感情。
  2.揣摩本文意味深长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3.学习写人记事散文的阅读方法。
  德育目标:以善良体察善良,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关爱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心。揣摩语言,深入领会语句的意味。
  教学难点 :理解主旨句的内涵。
  教学方法:
  1.自读点拨法。本文是写人记事的散文,通过叙写与车夫老王的交往片断,刻画了虽穷苦卑微却纯朴善良的老王形象。学生诵读中以善良体察善良,感悟情感,陶治性情。教师点拨、突出作品提出的关怀不幸者的写作意旨。
  2.合作探究法。阅读中关乎作品情感、材料组织等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合作研讨解决。
  教具准备:多媒体PPT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
  [教学步骤 ]
  一、导语设计
  由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名言“一个人善恶的有无,不在于地位的高低,而在于行为的本身”这句话的内涵引入。教师投影:《老王》 杨绛
  二、了解作者,学生介绍,明确目标:
  读懂人物
  读懂作者
  读出自己
  三、指导自读,把握文意
  1.投影显示生字词,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1)注音
  塌败(tā) 取缔(dì) 伛(yǔ) 翳(yì) 骷髅(kū lóu)
  绷(bēng) 滞笨(zhì) 愧怍(zuò)
  (2)释义
  塌败:塌陷破败。
  滞笨:呆滞笨拙。
  取缔:明令取消或禁止。
  愧怍:惭愧。
  2.读人物
  听读中发挥想像,头脑中再现鲜活的人物形象。
  思考:本文是写人记事的散文,那么见于文中的老王是怎样一个形象呢?请学生自读课文,谈出自己的阅读感知。作者对他的态度是怎样的?
  学生积极回答,教师归结:
  从课文写老王的生活片断可以看出,老王穷苦卑微但纯朴善良。他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文革”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他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小屋破破烂烂的,他的眼睛又不好,一生凄凉艰难,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不幸者。但是老王心好,老实厚道,有良心,关心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