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高中语文学习用表:写作用表
分类:
语文
/
中学作文
/
作文素材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536 KB
评级:
时间:
2009/8/20 16:29:43
下载:
本月:1 总计:46
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高中语文学习用表
写作用表
dch123
考题篇
表一 06年高考作文题
表二 07年高考作文题
考点篇
一 高考考试大纲
二 高考考点解读
三 考点攻略
(一)基础等级
表一 话题作文审题
表二 材料作文审题
表三 命题作文审题
表四 立意
表五 拟题
表六 话题内容的转换
表七 符合文体要求
表八 感情真挚
表九 内容充实
表十 中心明确
表十一 语言流畅
表十二 结构完整
表十三 行文规范
(二)发展等级
表一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表二 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表三 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表四 材料丰富
表五 形象丰满
表六 意境深远
表七 用词贴切
表八 句式灵活
表九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表十 文句有表现力
表十一 见解新颖
表十二 材料新鲜
表十三 构思新巧
表十四 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表十五 有个性色彩
文体篇
一 记叙文写作知识
表一 记叙文的取材
表二 记叙文的结构
表三 细节描写
表四 记叙文中的抒情
表五 记叙文中的议论
表六 “夹叙夹议”的语段
表七 曲笔
二 议论文写作知识
表一 分论点的分解
表二 议论文的开头技法
表三 本论个性结构形式
表四 议论文的结尾技法
表五 论据分析方法
三 说明文写作知识
表一 说明文分类及特点
表二 说明文的写作要求
表三 常见说明方法
表四 说明文结构形式
四 议论性散文写作知识
表一 精彩开头的技巧
表二 精彩开头的语言样式模板
表三 议论散文的本论
表四 议论性散文论据选用四法
表五 议论性散文的结尾
华彩篇
表一 整句, 让语言整饬有力
表二 辩证,让语言圆润熨帖
表三 幽默,让语言在趣中生理
表四 排比,让语言气势磅礴
表五 引用,让作文语言文气盎然
表六 复合修辞,让作文语言跌宕生姿
表七 满分作文精彩语段
表八 高考作文“豹尾”盘点
表九 200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赏析
素材篇
表一 课本素材
表二 名言名句
表三 高考优秀作文用料
表四 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表五 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表六 热点素材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W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俯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捉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本题,有以下几个角度:一、就乌鸦而言。有两个大的角度:1.乌鸦有生活目标,敢于挑战自己,不说空话,付诸行动,“拼命练习”,尽管因自身的原因而失败,但它这种敢于挑战、勇于拼搏、言行一致的品质是“可爱的”,值得我们学习。2.乌鸦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只知道机械模仿,精神可嘉,匹夫之勇不可取,失败是必然的。由此角度深入思考,能得到许多人生教益。二、就牧羊人而言。他的话可作两面观。一方面客观地揭示了乌鸦失败的原因,可以作为上述否定观点的辅证;另一方面反映出其世界观和认识观的局限。成就任何一项事业,失败是在所难免的,不能因失败而否定他人的努力,甚至贬低他人的人格,要有宽容之心,善于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给予失败者更多的理解与支持。三、就孩子的看法而言。孩子的认同,与牧羊人构成鲜明的对比,可以与批判牧羊人的短视心态结合在一起立意。
据有关部门调查,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造成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识字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多数说“没时间”,青年人多数说“不习惯”,还有人说“买不起”、“没地方借”。
与图书阅读率走低相反,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1999年为3.7%,2003年为18.3%,2005年为27.8%。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就材料的关系而言,两类现象中隐含的共同的东西,需要考生通过抽象思考揭示出来。可以由阅读的目的入手,分析图书阅读与网上阅读的实质都是为获取知识或信息,不同的阅读率,并不代表国民厌学,而是反映出新时代的国民对知识的渴求欲更强。因为网上的信息传播速度要比图书快得多,图书过长的出版周期已不能适应人们的信息需求。可以从阅读率走低的原因入手,分析阅读率的走高或走低反映的是国民多元化的阅读心理、快节奏的生存状态以及客观真实的生存境遇,这种现象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让百姓拥有时间、具备实力、有读书之处。也可以通过这一现象深究社会的浮躁心态,指出一次消费、快餐文化等时髦观念不利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还可以从求真知的角度入手,指出网上的高错误率不利于人们获得正确可信的知识,而图书经过编辑、审查、校对等程序,正确率值得信赖,可以慢慢品味,边阅读边做眉批,是获取真知的有效途径。
当然也可以由这一现象扩充开去谈自己的读书观。“书”是思想、知识、信息的载体,积极的“书”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可以是社会,可以是人生,可以是自然,可以是父母同学。将内涵由实物的“书”扩展到抽象意义上的“书”,从人生、社会、自然、历史等抽象意义的“书”入手,畅写自己的情感体验,将自己的认知提升到感悟、理性、智慧的高度,不失为一个好角度。
许多城市都有能代表其文化特征并具有传承价值的事物,这些事物可以称为该城市的符号。故宫、四合院是北京的符号;天桥的杂耍、胡同的小贩吆喝是北京的符号;琉璃厂的书画、老舍的作品是北京的符号;王府井商业街、中关村科技园是北京的符号……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后还会不断涌现出新的北京符号。
保留以往的符号,创造新的符号,是北京人的心愿。
请以“北京的符号”为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受或看法。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有代表其文化特征并具有传承价值的“符号”,材料中用四个分句进行了详述,这很清楚。考生大致有这样的思路:①要实现我们的心愿,要勇于创新;②北京的符号是我们的骄傲,我们要好好保护她;③要以实际行动去为北京再创造一个符号,为北京增光添彩……
以“我想握住你的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800字;②不要写成诗歌;③不要在文章中透露个人信息。 这是一道写作空间很大的好题。文题虽然只有一句,但因含有许多的不定指成分而具有了丰厚的内蕴
首先,这种不定指体现在文题的人称上。“我”是定指的,明确了施动者,而“你”则是不定的,需要考生去选择、补充。这个“你”可以是古人,可以是今人;可以是名人,可以是非名人;可以是朋友,可以是父母……
其次,动词“想”也是不定指的。为什么“想”握“你”的手,每个人的想法即握的动机和目的完全可以不同。可以握出崇高,握出伟大,握出深切的感悟,也可以握出情感的融合。
写好本题,一是要确定握的对象(最好是一个);二是要在“想”上做些文章,深挖下去,说清“为什么想”;三是要将作为“物”的“手”作比喻性的引申。手与手相握,从形式上看,只是接触而已,若能将其比喻为心与心、情与意的交流,则能将文章的立意提到较高的境界。ww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收录一个新词——愿景,词义是:所向往的前景。
请以“愿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这是一个独词型命题作文,这种独词型命题的审题关键,在于对这个词语的内涵和外延的准确把握。
“愿景”的核心语素是“景”,也就是说,文章的主体应该是对“前景”的描绘。“所向往的前景”,这里实际上暗含了一个“我”字,要写出自我的真切认识真实愿望,这个愿望,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检测,这里有认识、情操、气度、境界等品性的高下。
“我所向往的前景”,当然可以写个人的家庭的,人生价值、人文发展、人性思考、人格塑造等都是可以写的。这个角度写,可能感受多一些深一些,文章也就可能实一些真一些。
而如果我们立足于成年人的视角,积极思考社会发展与文明进程,以主人翁的姿态融入到社会中去,可以将视野扩展到立足的土地,描绘家乡和谐富庶的蓝图,展望祖国和平统一繁荣富强的未来,表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这个角度写,对于素养高的考生,可能更有利于展示自己的认识积累和思辩深度。
小作文:以“车站一瞥”为题目,作场景描写,不少于200字。
大作文:“走”与“停”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其内涵十分丰富,可以引起我们对自然、社会、历史和人生的种种感受、联想和思考。请以“走与停”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题目自拟,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 第一题要求抓取车站某一时刻的镜头,这样的镜头很多,因此要善于筛选,并不是所有的镜头都可以写,要力求写出新意,写出个性。虽然只是描述,但适当的抒情议论能起到点睛的作用。
第二题是道关系型话题,要从两者的关系出发,对自然、社会、历史、人生作思考和联想,揭示出蕴涵的哲理。这样的关系常常是辩证的,“走”离不开“停”,“停”又是为了更好地“走”,相辅相成。就社会而言,可以将这一关系理解为“发展”与“调控”、“开源”与“节流”等。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mutualitydow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