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中国建筑的特征》同步练习1
分类:
语文
/
高中试卷
/
必修五试卷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45 KB
评级:
时间:
2009/8/23 7:13:03
下载:
本月:1 总计:149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共15题,约3880字。
《中国建筑的特征》同步练习2
课后巩固 梯级演练
检查我的基础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帷幕(wéi) 屋脊(jī) 翘起(qiào) 翘首以盼(qiáo)
B.埋怨(mán) 接榫(shǔn) 厦门(xià) 高楼大厦(xià)
C.点缀(zhuì) 辍学(chuò) 角色(jiǎo) 凤毛麟角(jiǎo)
D.穹窿(qióng) 哺育(bǔ) 门槛(kǎn) 直栏横槛(jiàn)
解析:A项“脊”读“jǐ”;B项“榫”读“sǔn”,“高楼大厦”的“厦”读“shà”;C项“角色”的“角”读“jué”。
答案:D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宫殿庙宇 直言不违 和颜悦色 随声附和
B.如鸟斯革 回廊抱厦 额枋梁架 宣宾夺主
C.砖石墁地 繁文缛节 高潮迭起 叠床架屋
D.招摇装骗 梳妆打扮 世外桃源 桃园结义
解析:A项,直言不违—直言不讳;B项,宣宾夺主—喧宾夺主;D项,招摇装骗—招摇撞骗。
答案:C
3.下列有关建筑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抱厦:围绕厅堂、正屋后面的房屋。
厢:厢房,在正房前面两旁的房屋。
耳:耳房,跟正房相连的两侧的小房屋,也指厢房两旁的小屋。
B.替木:联系檩与斗拱的短木枋。
昂:斗拱中斜置的构件,起斜撑或杠杆作用。
额枋:檐柱之间的联系梁,用以承托其上的斗拱。
C.戗兽:垂脊上的兽形装饰构件。
墁:用砖、石等铺的地面。
瓦当:铜瓦的头部,上面多有装饰性的文字、图案。
D.垂脊:从正脊沿屋面下垂的脊。
正吻:正脊上的鸟兽形装饰构件。
正脊:屋顶前后两斜坡相交而成的脊,位于屋顶最高处。
解析:C项“墁”应解释为“用砖、石等铺地面”。
答案:C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中国的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建筑体系。
(2)考古学家所______________的殷代遗址证明,至迟在公元前15世纪,这个独特的体系已经基本上形成了。
(3)回廊、抱厦、厢、耳、过厅等建筑,围绕着一个________________若干个庭院__________天井建造而成。
A.独特 发掘 或或
B.独到 发现 和和
C.独到 发现 或或
D.独特 发掘 和和
解析:独特,独有的、特别的;独到,与众不同的(多指好的)。发掘,挖掘埋藏在地下的东西;发现,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或,表选择;和,表并列。
答案:A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体系分布到很广大的地区:西起葱岭、东至日本、朝鲜、南至越南、缅甸、北至黑龙江。
B.因此,门窗的位置和处理都极自由,由全部用墙壁至全部开门窗,乃至既没有墙壁也没有门窗。(如凉亭)
C.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
D.简单的如台基、栏杆、台阶等等,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是相同的,但许多民族创造了许多形式不同的台基、栏杆和台阶。
解析:A项“葱岭”“朝鲜”“缅甸”后的顿号应为逗号。B项括号放句号前。C项顿号应为逗号。
答案:D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
B.党中央一声令下,广大医务工作者同仇敌忾,立即奔赴抗击“非典”“禽流感”的第一线。
C.汉语有些字的构词能力强,认识了常用字便认识了许多词,但其中许多词仍不可以望文生义。
D.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
解析:B项“同仇敌忾”是形容抱着仇恨和愤怒,共同一致地对付敌人。这里使用对象是“非典”,故不恰当。
答案:B
剖析精彩文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它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由这“文法”和“词汇”组织而成的这种建筑形式,既经广大人民所接受,为他们所承认、所喜爱,虽然原先是从木材结构产生的,但它们很快地就越过材料的限制,同样运用到砖石建筑上去,以表现那些建筑物的性质,表达所要表达的情感。这说明为什么在中国无数的建筑上都常常应用原来用在木材结构上的“词汇”和“文法”。这条发展的途径,中国建筑和欧洲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体系,乃至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建筑体系是完全一样的,所不同者,是那些体系很早就舍弃了木材而完全代以砖石为主要材料。在中国,则因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的科学的梁架结构法,把它发展到高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中国建筑的特征》同步练习 人教课标版
从传统到现代——建筑的发展(《中国建筑的特征》)ppt 人教课标..
《中国建筑的特征》学案 人教课标版
《中国建筑的特征》ppt29 人教课标版
《中国建筑的特征》ppt28 人教课标版
《中国建筑的特征》ppt27 人教课标版
《中国建筑的特征》ppt26 人教课标版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2 人教课标版
《中国建筑的特征》ppt25 人教课标版
《中国建筑的特征》ppt24 人教课标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