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160字。
高一语文《茶馆》《狗儿爷涅槃》北京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茶馆》(节选)
《狗儿爷涅槃》(节选)
二、学习目标
通过讲解《茶馆》(节选)达到二个教学目标
1、了解《茶馆》卷轴画式的平面结构,把握作者以特殊的戏剧冲突表现主题的方法。
2、理解台词的动作性和戏剧语言的言外之意。欣赏具有北平地方特色的风俗图画和浓厚的京腔京味。
通过讲解《狗儿爷涅槃》(节选)达到二个教学目标
1、了解《狗儿爷涅槃》人物幻觉、下意识的模糊、朦胧空间的艺术手法。
2、理解狗儿爷这个眷恋土地、梦想发财、思想保守的旧中国传统农民形象。
三、知识归纳总结
1、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1899年生在北京一个满族贫民家庭里。父亲是一个保卫皇城时忠于职守,被引燃的火药烧成重伤,然后痛苦死去的勇敢战士,一位有着至诚爱国心的八旗士兵。老舍的母亲,一个用三两银子艰难度日、勤俭持家,养活一家八口的贤妻良母,一个中国最普通却最美的下层劳动妇女。经过自身努力与亲友的帮助,1917年老舍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即任小学校长。“五四”运动后,用白话文试作了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1924年赴英国,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中文讲师。陆续写出了《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等3部具有讽刺、幽默、滑稽特色的长篇小说,提供了现代小说史上最早的讽刺性的长篇体制。1930年春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36年夏,老舍辞去教职,从事专业写作,完成了著名的小说《骆驼祥子》,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七七”事变后,他离别母亲、妻子儿女,只身辗转去武汉、重庆,勇敢地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工作。1946年3月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一年,期满后,留美写作。1949年底返回北京,在美国写下《四世同堂》。
1957年写下剧本《茶馆》。1966年自沉太平湖。
附老舍的文章《我的母亲》的节选
▲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全是命当如此。她最会吃亏。给亲友邻居帮忙,她总跑在前面:她会给婴儿洗三——穷朋友们可以因此少花一笔“请姥姥”钱——她会刮痧,她会给孩子们剃头,她会给少妇们绞脸……凡是她能作的,都有求必应。但是吵嘴打架,永远没有她。她宁吃亏,不逗气。当姑母死去的时候,母亲似乎把一世的委屈都哭了出来,一直哭到坟地。不知道哪里来的一位侄子,声称有承继权,母亲便一声不响,教他搬走那些破桌子烂板凳,而且把姑母养的一只肥母鸡也送给他。可是,母亲并不软弱。父亲死在庚子闹“拳”的那一年。联军入城,挨家搜索财物鸡鸭,我们被搜两次。母亲拉着哥哥与三姐坐在墙根,等着“鬼子”进门,街门是开着的。“鬼子”进门,一刺刀先把老黄狗刺死,而后入室搜索。他们走后,母亲把破衣箱搬起,才发现了我。假若箱子不空,我早就被压死了。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北平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街市整条的烧起,火团落在我们院中。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但是,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非我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得不去,正像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廿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当我在小学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