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9600字 2009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详细解析
  第Ⅰ卷(共30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题目配备:1.汉字(汉字字形字音),2.词语(近义词语),3.词语(成语熟语),4.句子(病句辨析),5.文学常识(作家作品)。
  字形字音要点:
  ①重点为形声字,多音字,形近、音近字及其他习惯性易错字;
  ②备考中进一步检查积累,圈定重点范围,解决个性化的问题;
  ③考场上要避难就易,快速确定关键点,筛出最有把握的选项。
  [2009年北京卷•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诠释    出其制胜    瞩(zhǔ)目    人才荟(kuài)萃
  B.杀戳    宁静致远    莅(wèi)临    鸢(yuān)飞鱼跃
  C.平添    励精图治    缜(zhěn)密   鹬(yù)蚌相争
  D.松弛    老奸巨滑    揣度(duó)    身陷囹圄(wú)
  [试题简析]
  A.出其制胜——奇,人才荟(kuài)萃——huì
  B.杀戳——戮,莅(wèi)临——lì
  D.老奸巨滑——猾,身陷囹圄(wú)——yǔ
  [参考答案]C
  近义词语要点
  ①重点为近义实词,大多是在相异语素上体现词义的差异;
  ②也考查某些近义副词和逻辑关系上容易混淆的关联词语;
  ③备考中进一步检查积累,聚焦相异语素,进行归类总结;
  ④考场上要避难就易,确定关键点,筛出最有把握的选项。
  [2009北京卷•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      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
  ②随着人们自律程度的不断提高,过去有些需要用铁栏杆来维持       的地方,现在只要拉绳或画线就行了。
  ③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张干千,人物、花鸟、鱼虫、走兽无一不精,尤其      画山水。
  A.遏制  次序  善于           B.遏制  秩序  擅长
  C.遏止  秩序  擅长           D.遏止  次序  善于
  [试题简析]
  ①重要信息: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      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减少)
  词语比较:遏制,制,控制;遏止,止,禁止。
  信息整合:减少——遏制。
  ②重要信息:用铁栏杆来维持      的地方(维持)
  词语比较:次序,次,依次;秩序,官秩,规则。
  信息整合:维持——秩序。
  ③重要信息:尤其      画山水(画)
  词语比较:善于,善,多用于抽象;擅长,擅,多用于形象。
  信息整合:画——擅长。
  [参考答案]B
  成语熟语要点
  ①重点为成语,大多是常用成语,少有过于浅白或艰偏的;
  ②也考查某些常用熟语,含俗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
  ③备考中要检查积累,纠正望文生义、偏解语素等易错点。
  ④考场上要避难就易,确定关键点,筛出最有把握的选项。
  [2009年北京卷•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马金凤幼年从艺时嗓音毫无优势,后来却以清亮驰名,耄耋之年行腔依然高亢悦耳,她81年的舞台生涯中有多少值得探寻的奥秘啊!
  B.“魔幻现实主义大师”加西亚•马尔克斯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名著《百年孤独》,一度在国内各大书店杳无踪迹,据说是因为版权问题。
  C.国外一些公司不明说裁员,而是给出几种让员工很难接受的“选择”,使员工只得主动请辞,有人说这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D.远处连绵的山峰上一道残破的城墙依稀可见,山下面有条深谷,怪石峥嵘,溪流湍急,无路可通,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试题简析]
  A.耄耋之年:指七八十岁的年纪,形容年寿很高。
  重要信息:她81年的舞台生涯
  B.杳无踪迹:一点踪迹都没有,指不见行踪,不知去向。
  重要信息:一度在国内各大书店……据说是因为版权问题
  C.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比喻用假象迷惑对方以达到某种目的。
  重要信息:有人说这是(说明:“有人说这是”后面无论是什么成语,对整个句子来说都不能说是不恰当的)
  D.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形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重要信息:远处连绵的山峰上一道残破的城墙依稀可见,山下面有条深谷,怪石峥嵘,溪流湍急,无路可通
  [参考答案]D(荒僻冷落,无人问津)
  辨析病句要点
  ①考查重点是感知语病,而不是病句类型辨别和修改语病;
  ②分辨病句类型和修改,是感知语病的辅助,而不是替代;
  ③备考中要坚持默读语句,在感性认知基础上做理性判断;
  ④考试中,首先仍要默读语句,聚焦疑窦点,认定语病点。
  [2009年北京卷•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南京郊外的阳山,有三块经人工雕凿、长达 40米的巨大石头,专家认为这是朱棣为给朱元璋修建神功圣德碑选的碑材。
  B.该集团的资金大都是外界筹措,利息之高令人难以想象,然而高额利息使该集团在资金运转上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C.疫苗的研制是工程浩大的项目,耗时数年的潜心研究不可或缺,而且绝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场指向整个人类的战斗。
  D.朝夕相处,谁也不能保证不发生矛盾,但一发生矛盾,就各执己见,争吵不休,互不通融,这其实是一种最愚蠢的见解。
  [试题简析]
  B.疑窦点:利息之高令人难以想象,然而高额利息使该集团在资金运转上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语病点:然而
  修改句:该集团的资金大都是外界筹措,利息之高令人难以想象,高额利息使该集团在资金运转上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C.疑窦点:而是一场指向整个人类的战斗。
  语病点:指向
  修改句:疫苗的研制是工程浩大的项目,耗时数年的潜心研究不可或缺,而且绝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这也是一场关系整个人类的战斗。
  D.疑窦点:这其实是一种最愚蠢的见解。
  语病点:见解
  修改句:朝夕相处,谁也不能保证不发生矛盾,但一发生矛盾,就各执己见,争吵不休,互不通融,这其实是一种最愚蠢的行为。
  [参考答案]A
  其他语基要点
  ①“其他语基”不会是考查重点;要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处置;
  ②“其他语基”的考查重点仍然是认知语言,而不会是专业知识;
  ③备考复习中要坚持认知语言为主,不要陷入对专业知识的死背;
  ④考试中,要以认知语言为主,以专业知识为辅助,做快速判断。
  [2009北京卷•5]某校文学刊物转载的一段评论中有四个注解,其中不正确的一个是
  茅盾在《子夜》等小说中所努力实现的创作模式,是西方由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左拉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小说家所成功地实践了的创作模式。
  A.《子夜》:长篇小说,通过主人公吴荪甫的悲剧命运揭示了当时的重大社会问题。
  B.巴尔扎克:19世纪法国作家,他的《人间喜剧》被称为巴黎上流社会的编年史。
  C.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作家,他的《战争与和平》以气势恢弘著称。
  D.左拉:19世纪法国作家,他的代表作是体现人道主义思想的《巴黎圣母院》。
  [参考答案]D(左拉的代表作是《萌芽》《饕餮的巴黎》等,《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的作品)
  二、本大题共五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古文阅读)
  题目配备:6.词语(理解实词),7.词语(理解虚词),8.句子(句意理解),9.句子(信息筛选),10.文章(文意解析)。
  文言文备考要点:
  ①古文考查是一项知识积累和判断能力相结合的考查;
  ②知识积累三要素: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
  ③文言知识积累要素中,最重要的是文言实词的积累;
  ④文言文阅读要求的判断能力是:确认、整合和发散。
  文本阅读要点:
  ①文本阅读的重点是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并不重要;
  ②备考复习中,要看需要,读文本是巩固文言实词的重要手段;
  ③考试中,是否读文言文的文本,要根据自己和题目需求确定。
  [2009年北京卷]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叔孙通者,薛人也。及项梁之薛,叔孙通从之。败于定陶,从怀王。怀王为义帝,徙长沙,叔孙通留事项王。汉二年,汉王从五诸侯入彭城,叔孙通降汉王。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
  汉五年,已并天下,诸侯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高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
  于是叔孙通使征鲁诸生。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吾不忍为公所为,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
  遂与所征三十人西,及上左右为学者与其弟子百馀人习之月馀,叔孙通曰:“上可试观。”上既观,使行礼,曰:“吾能为此。”乃令群臣习肄。
  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仪:先平明,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廷中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帜。传言“趋”。殿下郎中夹陛,陛数百人。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自诸侯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