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高考作文指导与训练
   高考作文的全过程,在审题、联想之后,应是:整体构思,列纲定局。

   整体构思,指的是:如何安排文章的结构,找到恰当的表现形式。这是作文过程中的重要步骤,也是不少考生朋友临场作文的薄弱环节。有些考生朋友在考场上往往草率构思,匆忙执笔,习惯于想到哪里写到哪里,结果常常造成一些构章中的错误:或走题,或前后不连贯,或头重脚轻,或横生枝节,有的甚至返工,难以卒章。

   在联想中梳理的认识层次,有时可以直接拿来结构成文,但一般情况下,还需要作一番内容上的选择和形式上的整理。因为,认识的纲,是从题旨的开掘考虑,是一种发散性思维;而下笔成文则必须从表达上考虑,要迅速收束,以认识的纲为核心:缩小层面,增添血肉,突出某一方面或某一线索,选取恰当的主旨句,连头带尾、过渡照应,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整体构思之后,应落实到一个提纲上。列纲的形式,可以不拘一格,根据自己的表达习惯作不同的处理。但一般短文,还是以自然段列纲为好。关于文章的体式,前人给我们总结了许多不同的模式,只有平时有所掌握,考试时才可以潜移默化地起作用。但高考临场时切不可用固定的框框来套内容,而应根据内容的特点来决定形式。以自然段列纲,就可以避免各类框框的套用。列纲的步骤不妨分两个部分来考虑:①开头和结尾。开头如何提出论题或开门见山,或形象导入;结尾如何收束全文或顺势终结,或深化开拓;首尾如何呼应大体有个着落,不必在表达方式上犹豫不定。②本体部分。主要考虑根据认识的纲需要用几个自然段来表达;每个自然段之间是什么关系;按什么顺序排列,或横向、或纵向,要合乎事物的认识规律,同样,不必刻意追求某种论证方式方法。纲要的概括方式不强求一律,最好能标出实质问题,或要义、或内涵、或意义,切忌大而不当,起不到制约写作的作用。列不出明确的纲,表明构思并不成熟;列出的纲越明确,表明作者的思路越清晰,闭目寻思,可以浮现出全文的整体形象来,呼之欲出。做到这-步,写起文章来就顺利而又自信。下面举两例以分析之。

   例一 
   题目:富有莫过于知识 
  这是1999年国家高校文凭考试作文题。本题在[系列之一]中曾作过审题练习。这一题目的内涵是很丰富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提炼出不同的主题。富有一词既可以指物质财富,又可以指精神财富;题旨既可以从个人的角度立论,又可以从社会的层面来表现。但从题目的整体倾向看,似应从个人的角度来展现知识拥有的社会效应和意义。审题之后,展开联想,对知识的作用,以认识的纲列出,其要点是: 
   1.知识决定人的本质和水平;
   2.知识决定社会精神文明的程度;
   3.知识决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4.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可以作为资本直接创造财富;
   5.当前,新的技术革命关键在于需要掌握高度文化科学知识的人才。 
   这一认识的纲,要演变成文章的具体结构形式,还需按照自己确定的中心点作整体构思,加以取舍、梳理,列出明确的段落提纲来,才能定局。 
   试拟两个不同主旨的段落提纲供考生朋友参考。 
   其一: 中心点-- 知识是创造巨大财富的源泉和资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