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8160字。关于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想法与做法
  书籍是思想的归宿、是造就灵魂的工具。一代又一代的人从书中汲取养分、获得成长,一代又一代的人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书籍影响着他人成长的书,可以说书,是一个人成长最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目前,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注意到阅读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尤其是课外书籍的阅读,因此不论是教材的编写还是教育教学的指导方针,都力求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要求学生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可以说,现代语文教育关于阅读育人意义的认识已经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然而,现在高中生的阅读状况又是如何的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校就现代高中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一番调查,结果却不那么的尽如人意。学生们在课外阅读方面不论从兴趣上还是获益上都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大多数的同学不论是在阅读的内容上还是在阅读习惯上都还没有能达到提升自身的层次。
  我想,面对着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这一巨大的学习潜动力,如何合理的利用它并将之转化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有力方法,是每一个高中语文教育一线的工作者都在思考的问题。
  对此,我校进行了一些尝试,成效颇为喜人,在这里与大家一齐分享。
  在编排本届新高一的课程时,学校在每个星期的课程中安排了一节语文阅读课,积极的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读书条件,营造一个浓厚的读书氛围,力求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中,能坐下来读点书,读点好书。
  对于这样的语文阅读课的安排,我们语文老师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无论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教育新导向的引领,还是学校的教学计划,都要求我们将这阅读课上好。古人有云:“开卷有益”,这固然正确,但对于我们的大多数学生而言,却不尽然。因为有些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存在兴趣阅读和盲目阅读的情况;有的只看自己喜欢的书籍,即使是对自身有极大帮助的书,不感兴趣仍旧不会去接触;有的读到了好文章,却不知其妙处何在;有的慕名读了些文学名著,看完却不知其所云,甚至还因为不了解作者创作的背景、创作风格等相关资料对这些名著大感失望。因此,在开课之前,我们整个备课组的教师对于阅读课上应该读哪些文体类型的书、哪些内容的书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到校图书馆中精心的选取适合高中生年龄阶段阅读的书籍,力求在书的源头上给学生把好质量关,让学生们不至于在浩如烟海的各类书籍中迷失了方向。
  具备了良好的阅读条件,课堂上的操作也一点都不能马虎。若阅读课只是简单的将学生带到图书馆阅览室中,随意的让他们在已经选定的各类书籍中自己阅读,其效果和意义必然远远达不到我们所预想的,因此在课前,教师做好相应的指导工作是相当必要的,毕竟任何形式的教学最终都希望达到叶圣陶所说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要求。
  在开课之前,要求学生准备阅读摘录本,以期在阅读课上让学生养成阅读摘抄的良好习惯。其实在之前的调查中我们就发现许多学生在小学、初中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养成了良好的摘抄习惯,有较好的摘抄方法,对于这一类学生我们只需加以适当的引导和强化,使他们的摘录内容更上一层楼。而对于还未养成摘录习惯的学生而言,我们细心的指导: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mutualitydow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