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750字。
  《沁园春•雪》课堂教学实录
  安徽省宣城中学   潘高峰
  【教学目标:】
  1、思想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想象,感受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2、知识目标:掌握本文的篇章结构,理解诗歌中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写景、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3、能力目标:能有感情的朗读。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请问我教室墙壁上的这幅图画中的人物是谁?
  生:(齐答)是毛主席!
  师:对!是毛主席。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主席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一首词,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沁园春•雪》。(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不知道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在一起开了一个重要的会议是什么?
  生:(七嘴八舌)南京会议、北京会议。
  师:应该是重庆会议,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毛主席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主席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
  生:(若有所思)
  师:同学们,上学期你们学过《水调歌头•中秋》,请一位同学用词的有关知识回答你对《沁园春 雪》这个题目的认识。
  生:“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
  师:好!词,又称长短句。一首词都有固定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一首词称为一阕;词若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一带而过适当点拨、明确,对名词术语不作繁琐的解释
  接下来我请一位同学把今天要学习的《沁园春 雪》朗读一遍。
  (学生朗读,教师通过学生的朗读掌握学生的预习效果。)
  师:这位同学朗读的不错,但是语速有点快。接下来请同学们将课前预习时收集的中国古代诗词中描写雪的材料拿出来,分组交流。
  (学生交流)
  师:请几位同学展示你搜集的材料。
  一生:朗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一生:朗读《终南望余雪》。
  师:不错,不错!同学们搜集的真不少。那么这些词篇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词有什么不同呢?下面让我们走进毛主席的壮丽雪世界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