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870字。
  《走进纽约》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及多种修辞手法。 
  2.了解作者观察事物的角度,掌握本文全方位、立体感地描写方法。 
  3.引导学生思考在现代物质文明的挑战下如何固守传统的问题。 
  学生分析 
  当代中学生生活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相对发达的时代,对现代生活的快节奏、社会竞争与生存压力有着不同程度的感受。纽约无疑集中了当代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大都市的显著特点,是一座散发着无穷魅力的城市,异国的风情与文化对中学生有着足够的吸引力。但面对物质文明的挑战如何固守传统又要调整脚步是现阶段的中学生应该思考的的一个问题,也是本文内容教学上的一个难点。建议教师在注意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同时,把主要精力放在语言的赏析上。 
  教学理念 
  1. 注意把整体感知与精读品析结合起来。 
  2. 注意把诵读与品味语言结合起来。 
  3. 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物质文明两面性的认识等作适当引导,不作为讨论的重点。 
  教学思路与辅助手段 
  通过整体感知了解其描写角度,体会动静结合的特点。通过精读品析语言,体会叠词、叠句、排比、比喻、夸张等手法的作用。 
  准备反映纽约丰富的物质文明和高节奏生活的幻灯。或让学生欣赏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片段。 
  教学实施 
  导入建议 
  1、方法一:由欣赏纽约城市照片,观看影像资料导入。 
  2、方法二:由对纽约的介绍导入。 
  3、方法三:由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纽约建筑、人物导入。 
  互动流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对纽约的了解、认识有多少呢? 
  生:纽约是美国第一大城市和最大海港,联合国总部的所在地。 
  生:纽约是世界著名金融、贸易中心,有着举世瞩目的华尔街,帝国大厦肯尼迪机场等知名建筑。 
  师:不错。那么,一个生于黄土高坡,聆听着高亢粗放的信天游,走在高原纵横交错的沟沟壑壑的人,有一天置身于地球另一边,置身于美国的第一大城市——纽约的摩天大楼之中,看着这座商业帝国,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景象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带着这种好奇,让我们“走进纽约”,走进刘成章感受到的纽约。 
  二.整体感知 
  1. 检查课前预习,指导学生掌握并积累下列字词 
  烙印 伟岸 喧嚣 倏地 超尘脱凡 柳暗花明 横空出世 
  浸淫 砭骨 分道扬镳 
  2. 初读并感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