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410个字。
  课题 20.《口技》 授课人 苏学海
  教学目标 1、领悟口技艺术的魅力和表演者高超的技艺,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2、理解本文侧面描写与烘托手法的作用。
  3、揣摩语言,掌握一些表示时间的文言词汇。
  重点    揣摩语言,掌握一些表示时间的文言词汇;理解侧面描写与烘托手法的作用。
  难点    理解课文描写层次的有条不紊;理解侧面描写与烘托手法的作用。
  教学方法 讨论交流 教具使用 Mp3播放器、小黑板
  课时安排 二课时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识记字词,疏通文意,内容初步感知。
  重、难点 朗读全文,文意疏通。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导入新课 1、播放口技表演《边防哨所的一夜》。
  2、教师引导:一张普通的嘴,竞能将边塞的一夜模拟得惟妙惟肖,可真是令人叹为“听”止。我们把这种艺术叫做口技,它是中国传统曲艺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具有悠久的历史。三百多年前,清代作家林嗣环也描绘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他笔下那位艺人又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怎样的声音世界呢? 1、产生兴趣,进入新课。
  2、学生交流有关“口技”的知识。
  二、
  通读课文
  疏通文意
  1、检查预习(出示小黑板。)
  填空:本文作者是朝,字,福建晋江人。《口技》选自编写的笔记小说。
  2、导读课文。
  (1)、录音范读。
  (2)、师范读。
  3、布置自读,对照注释,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4、教师解答疑问,并强调掌握重要字词的读音、释义。
  吠(fèi):狗叫。叱(chì):大声责骂。
  呓(yì)语:说梦话。齁(hòu):打鼾。
  倾(qīng):斜。顷顷(qǐng):短时间。
  5、疏通文意,引导学生分段交流,相机指正。 1、学生完成填空内容:清、林嗣环、铁崖、张潮、《虞初新志》。
  2、认真听范读,注意朗读的节奏、停顿。
  3、先默读,查阅字典,结合注释,解决不认识的字词。
  再自由轻声读,体会朗读节奏。再一次默读,查阅工具书,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质疑。
  4、听老师讲解,查漏补缺。
  5、口译课文,不理解的词句可与同学老师讨论。
  6、再读课文,要求读出感情。
  6、自由读,要能读出赞叹、惊喜、恐慌的语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