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04年高考十五道作文试题评析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唐惠忠 
一、全国卷(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地区)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①走你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
  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波兰谚语)
  ③应当耐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达·芬奇)
  ④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样的。(塞纳克)
  面对各种说法,有人想:我该相信谁的话呢?也有人想:还是相信自己最重要。请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评析]2003年高考全国卷考查了思辩色彩很浓的“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今年全国卷(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地)的试题与去年相比,既有“变”的一面,也有“不变”的一面。
  先说“变”。主要体现为明显降低了审题难度,话题更贴近现实,便于考生更好地发挥。今年的试题虽然仍是一个关系型话题,但“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之间的关系,相对明了,不会像去年的话题一样,让不少考生“眼前一黑”。降低审题难度这一点,其实是不难预测的。教育部国家考试中心在《高考试题分析》中对2003年作文试题的评价和对2004年命题的建议是:“(2003年)作文题命题方向好,导向好,但限制层次较多。为了加强命题的科学化、规范化,进一步提高命题的质量,我们建议:……在作文方面,在命题开放性较大的基础上,继续坚持‘三自’的要求,努力探索新的适合学生发挥作文水平的命题形式,在有效避免宿构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限制的层次,给考生更大限度的写作自由。”今年的命题与《高考试题分析》的说法是基本吻合的。
  再说“不变”。主要表现为继续强化“立意自定”的要求,坚持考查了考生的理性思维和认识水平。引出话题的材料是一组名言警句,细察这组句子,不难发现“走你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强调的是“相信自己”,“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和“应当耐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指明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样的”则展示了一种辩证思维。与此相对应,作文立意完全可以自定,或者说至少有以下三种:一、提倡相信自己,不要过多地受他人意见的影响;二、谈论不能盲目自信,而要乐于接受他人有益的意见与建议;三、辩证思考,诠释或阐述既要相信自己,又要积极听取他人意见。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持何种立意,表述时不能太绝对,而要力求客观、周密,就是说,对于“相信自己”和“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能因为强调前者就全盘否定后者,也不能因为强调后者就全盘否定前者。
  如果说今年全国卷的作文题有什么不足,那就是话题稍显陈旧,围绕但丁的名言所写的文章并不鲜见于各种报刊,考生有现成的佳作可供借鉴和模仿,不排除有少数考生会套用、抄袭别人的作品。这样,比起去年的试题,在反宿构功能上有所弱化。

  二、全国卷(老课程卷: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古等地区)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网站“4220聊天室”有这样一段谈话。
  A:我给大家讲个故事。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洗染店老板,小女儿嫁给雨伞店老板。老太太天天为女儿忧虑:雨天,担心洗染店的衣服晾不干;晴天,生怕雨伞店的雨伞卖不出去。后来,有一个聪明人开导她:“老太太好福气啊,雨天,小女儿生意兴隆;晴天,大女儿顾客盈门。您哪一天不快活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