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800字。文科加试
  学案1  文言文断句
  [学习目标]
  1. 通过熟悉高考试题题型,了解文言文断句的题型特征。
  2. 通过典型试题分析,熟练掌握文言文断句的一般规律。
  [命题概况]   
  年份、地区、题号 题型 考查内容
  1954年、1955年全国高考卷 阅读 加标点
  1978—1985年部分年份全国高考卷 阅读 加标点
  2006年北京、福建等四省、市卷 阅读 斜线断句
  2007年广东、浙江等四省、市卷 阅读 斜线断句
  2008年有江苏、北京等五省、市卷 阅读 斜线断句
  [典型引路]
  1.(2008年江苏高考卷)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
  班固论司马迁为《史记》:是 非 颇 谬 于 圣 人 论 大 道 则 先 黄 老 而 后 六 经序 游 侠 则 退 处 士 而 进 奸 雄 述 货 殖 则 崇 势 利 而 羞 贫 贱 此 其 弊 也 予 按 此 正 是 迁 之 微 意。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有删节)
  [参考答案]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此其弊也/予按/此正是迁之微意
  2.(2008年高考北京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杨 朱 过 于 宋 东 之 逆 旅 有 妾 二 人 其 恶 者 贵 资 美 者 贱 杨 子 问 其故 逆 旅 之 父 答 曰 美 者 自 羡 吾 不 知 其 美 也 恶 者 自 恶 吾 不 知 其 恶 也 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羡。”               
  (取材于《韩非子•说林上》)
  [参考答案]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一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
  考题分析:
  1954年、1955年全国高考卷和1978—1985年部分年份全国高考卷,均出现过文言文断句题型。2004年上海卷再次出现此类题型之后,每年高考均有延续。综观历年来高考情况,主要题型有以下几类:①给指定句子断句,并加上合适的标点;②直接给指定句子用斜线断句;③要求给指定的句子断句加标点或划斜线并翻译。近几年高考主要是直接给句子斜线断句。
  [规律总结]
  解题步骤如下:
  1.读全文,了解大意。叙述文章抓情节,对话文章抓身份,议论文章抓观点。
  2.找标志,推断句读。在通文意初断句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抓住文言文的一些标志性特点进行断句。
  (1)重视名词(或代词),它们的前后常要断句。
  (2)关注虚词:
  ①与对话相关的字,如“曰”“云”“言”等,其后一般要断句。
  ②关联词,如“虽”“纵”“向使”“至于”“若夫”“己而”“于是”“至若”“是故”等常用在句子的开头,其前一般要断句。
  ③感叹词,如“嗟夫”“呜呼”“悲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