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对联——高考试验田里的新生儿
(江苏省兴化中学 王广清 邮编:225700)
高考语文试卷第六大题是命题改革的试验田,历年高考最具亮点的特色题型一般都诞生在这里,今年也不例外。2004年全国及各地自主命题都不约而同地选择对联这种能综合考查考生语文素养的好形式,对继承和发展民间优秀的传统文化起着积极地促进作用。综合今年高考及全国名校模拟卷,对对联的考查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请看:
一、在对比中考查辨识能力
上海卷诗歌鉴赏题是全卷的亮点之一,命题人别出心裁地将对联与诗歌结合起来考查,富有新意,在对联与诗歌的互动检测中巧妙地将课内与课外的知识勾连起来,在对比中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辨识能力。请看:
[示例] 阅读下面的诗和对联,然后答题:
赤壁  杜庠① 
水军东下本雄图, 千里长江隘舳舻②。
诸葛心中空有汉, 曹瞒③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 梦断箫声夜月孤。
过此不堪回首处, 荒矾鸥鸟满烟芜。
[注]①杜庠:明朝诗人,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 ②舳舻:船只首尾相接非常多的样子。 ③曹瞒:即曹操。
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
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 。 
——郭朝祚题湖北黄冈东坡赤壁门楼
问:对联中的“周郎一炬”与上面诗歌中的“___________”一句同说一事;“苏子两游”与上面诗歌中的“____________”一句同说—事。
(上海卷第17题)
本题体现出命题人高超的命题艺术,将课内知识给盘活了,以对联的形式间接考查了《赤壁之战》、《赤壁赋》中的相关内容,“周郎一炬”与“兵销炬影东风猛”一句同说一事;而“苏子两游”与“梦断箫声夜月孤”一句同说一事。
二、在配对中考查筛选能力
有时命题人将几副对联打乱,让考生配对,为了增加干扰常常多加一句似是而非的句子,以此考查考生的筛选能力。如:
[示例] 从下面九句中选出八句,组成四副题园林的对联。
①水清石出鱼可数 ②竹里登楼人不见 ③阑干摇红又摇绿
④竹密花深鸟自啼 ⑤闲看秋水心无事 ⑥石含太古水云气
⑦花间觅路鸟先知 ⑧桃花含露柳含烟 ⑨竹带半天风雨声
(湖北黄冈高三质量检测卷第23题)
和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一样,对联在语言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对仗,要求字数相等、平仄相合(仄起平收)、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据此不难首先排除第⑤句,因为“闲看”与任何一句都不能相对,然后再仔细考察剩下的八个句字子,不难给它们一一配对,答案为:①④/②⑦/③⑧/⑥⑨。
三、在调序中考查整合能力
有时命题人将上下联的内部顺序打乱,让考生进行调整,在调序中考查考生整合语言的能力。如:
[示例一] 下面是南京名园瞻园的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为:红雨树边  小苑西回  一庭佳丽莺唤起  看池边绿树  此间有舜日尧天
调整后的下联为:                  
(江苏泰州重点中学联考卷第24题)
本题以名胜名园中的楹联作命题材料,让人耳目一新,对引导中学生关注人文景观、弘扬传统文化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首先,它考查考生语言连贯的能力。根据题干的提示,下联句序已被打乱,显然已不连贯,即调整为:“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红雨树边,此间有尧天舜日。”
其次,它考查考生对修辞的掌握情况。对联的上下联构成对偶句,一般考生会发现“一庭佳丽莺唤起”与上联“浪淘尽千古英雄”不能相对,需要调整。细心的考生还会发现上联“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为顶针辞格,故下联“池边绿树,红雨树边”也应作相应的调整。由此下联进一步调整为:“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示例二] 下面这副对联有明显对仗不工整的地方,在不改动字句的前提下,请分别调整上下联词语顺序,使上下联对仗工整,合乎对联的要求。
纵目登阁鸢飞鱼跃千帆竞 / 览胜抒怀水木清华万类荣
(北京西城区第三次模拟考试第23题)
上联中“纵目”“登阁”须调序,二者存在先后关系;从平仄上看“览胜”“抒怀”不能颠倒,因为 “纵”(仄声)对 “抒”(平声)可,若对 “览”(仄声)则不可; “鸢飞”“鱼跃”主谓式结构,为了对仗,“水木”“清华”须做相应调整,改为“水清”“木华”,若改为“木华”“水清”亦可。故调序后的对联为:登阁纵目鸢飞鱼跃千帆竞;览胜抒怀水清木华万类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