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310个字。
  第一单元
  1  在山的那边
  (编者:林秀芬)
  学习要求
  1.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初步感知诗歌内容;通过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
  2.体会作者“为理想而奋斗”的思想情怀;理解作者所创设的诗歌意境,把握本诗主旨;
  3.深入诗歌意境,涵咏体会“山”和“海”的不同含义,体会诗歌蕴含的人生哲理。
  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痴想()几呼()诱惑()(    )   瞬间()
  枯干()凝成()喧腾()隐秘()
  2.给下面多音字注音。
  扎彩()什么()秘密()
  扎针()什物()秘鲁()
  挣扎()
  3.给下面形近字组词。
  幼()喧()诱()
  幻()渲()绣()
  4.解释下列成语的含义。
  (1)隐秘:
  (2)瞬间:
  (3)痴想:
  (4)诱惑:
  (5)喧腾:
  学习导航
  一.文章结构
  在山的那边
  童年:想望失望疑惑————————————成年:感悟坚信
  坚持不懈百折不挠
  山艰难险阻————————————海理想境界
  (“那边”)
  全诗自然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童年的一次生活经历说起,分为三层:
  第一层(“小时候”到“山那边是海吗”),写自己神往山那边的新天地,妈妈的指点唤起“我”的想望。
  第二层(“于是”到“打了一个零分”),写自己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海,爬过了那座山,望见的依然是山,于是大失所望。
  第三层(最后一句),写自己童年时的疑惑:既然山的那边没有海,那么海在哪里呢?并以此句引出诗歌第二部分的内容。
  第二部分揭示了诗歌的象征意义,这一部分可以分为两层,诗中已经自然分层。
  第一层,承接第一部分结尾的疑问,写诗人长大后终于领悟了妈妈所说的海是信念凝成的理想之海的意思。
  第二层,作者以“山”和“海”为喻,形象地写出了自己怎样凭着坚定的信念,越过一座座人生之“山”,朝着理想的“海”奋进,从而表达了这样一个哲理:理想的实现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但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总会成为现实。
  二.文章的主旨
  这首诗借助于“山”和“海”两个意象,表达了一种信念与哲理,那就是——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终将会实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