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5920字。答案为扫描。
  云南省楚雄一中08-0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A)
  考试时间150分钟
  命题人:陈俐均     审题人:张应彩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第Ⅰ卷(30分)
  一、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朱拓(tà) 寒暄(xuān)  歆(xīn)享   竹篁(huáng)  场(chǎng)院 
  B. 吮(shǔn)吸 泅(qiú)水  畏葸(xǐ)   紫绡(xiāo)   重创(chuāng)
  C.萌蘖(niè) 岑(cén)寂   尺牍(dǔ)   得鱼忘筌(quán) 模(mó)样
  D.逡(qūn)巡  氓(méng)隶 瞋(chēn)目  流憩(qī) 不着(zháo)边际
  2.下列词中,没有错误字的一组是(   )
  A.干燥    缄口    湮没    无精打采
  B.狭隘    鞭挞    自栩    悻悻而去
  C.紫绡    缥缈    国粹    出类拔粹
  D.窸窣    迄今    黑魆魆  嘎然而止
  3.下面句子中加线的成语(或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人安土重迁,把搬家看成是很重要的事情,有时甚至生出些神秘离奇的故事来。
  B.我多次劝你见好就收,你就是不听我劝,不到黄河心不死,现在赔得精光,后悔也晚了。
  C.中国寺庙建筑宏大精美,因势构筑,巧思妙想,真可谓鬼斧神工,令人叹服。
  D.为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宾馆领导决定,所有工作人员,对待宾客都要相敬如宾,实行微笑服务。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B.知识分子一般眼界比较开阔,富有正义感。民族的荣辱、国家的盛衰,往往更能激起他们的一腔报国之情。
  C.今年,十三个师范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分配到了我校,从事教学工作。
  D.他简简单单的两句话顿时增加了我们一种无可名状的沉重。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5—7题。
  闲话信仰      雷池月
  早就有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薄弱环节是宗教资源的稀缺。这话大体不错。因为作为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从源头上就和宗教情怀各执一端,而长期以来,儒家在文化思想领域内占据着统治地位,这种统治地位又和封建王朝专制制度互为依托,形成一个“超稳定结构”,这自然就没有给任何宗教的发展留下适宜的空间和条件。
  中国人缺少宗教情怀不假,但不信教并不等于什么也不信。
  中国人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信仰,其所经历的艰苦思想过程,使它在人类精神文明史上居于一个相当高的层次。比如,“孝”和“以孝治天下”观念的提出,就反映出在信仰问题上的煞费苦心和独一无二。先儒们早就发现,人的精神层面的进步必然植根于对动物本能的抵制、疏离和克服,在这个过程中,“孝”正是最中心的环节。处于文明早期阶段的人类没有“孝道”这一说,相反历史上许多游牧种群都有歧视老人的风俗,时至今日,西方发达世界的伦理秩序中,下一代也仍然排在上一代之前。这种对下一代的关爱,是和动物的本能完全一致的,只有“孝”却是反其道而行——它是一种动物本能逆向的理念。能够在这点上取得突破,推而及之,其他道德信仰的贯彻就变得切实可行了,这就叫做“百善孝为先”。因此可以说,“以孝治天下”确实是很高明的政治哲学。
  对传统文化中道德信仰方面的正面评估,是一种积极的说法。而要做到客观公允,它消极的另一面也不能回避。由于道德信仰的状况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