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6道题,约8730个字。
初三语文达标竞赛试卷
2009.9
编卷者:乐成公立寄宿学校朱旭微
温馨提醒:
1.全卷共五大题,26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卷答案必须用黑墨水的钢笔(水笔)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3.答题前,请在答题卷上填写班级、座位号、姓名。
仔细审题,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卷面书写(5分)
请你在答题中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评卷者将根据卷面书写给你记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9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春日的秧苗yùn(1)育着农人的希望。收获的季节,丰收的人家踏实地享受着秋日的kuì(2)赠,闲聊着春夏那些辛勤的细枝末节,唇齿开合间透着一种惬意。而倦懒耕耘的人们则àn (3)然神伤地敲打着生锈的犁耙,面对歉收,懊悔那些huānɡ(4)废的岁月。看来,在拥有希望的同时,还要努力地付出汗水。
2.古诗文默写。(10分)
(1)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
(2),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3)温家宝在剑桥大学演讲时,引用唐代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来形容中国当前形势:社会发展平稳,人民充满信心。
(4)《行路难》中最能表达诗人自信、执着精神的名句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5)由孟子的“舍生取义”我们就能想到文天祥的“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6)现已74岁高龄的钟南山,曾在抗击非典中主动请缨,无私奉献。今年,当甲型H1N1流感来袭时,他又挺身而出,勇挑重担。我们可以用“, ”这样的古诗句来赞颂他。
3.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句子的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生活中种种苦涩,_____,历程中多少挫折,______,漫漫岁月里的辛苦挣扎,______。但由于忍耐,由于奋斗,也由于不断地向上望,坚韧的生命终能超越所有的忧患与磨难,而从生活自身获得智慧。
A、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给人痛苦沉思
B、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给人痛苦沉思 曾使人失望流泪
C、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给人痛苦沉思 曾催人衰老憔悴
D、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给人痛苦沉思
4.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分别用一个词或短语完成下面的填空。(4分)
学习语文犹如旅行。
旅行中,我们走进了战争岁月,在孙犁的笔下,那个的老头,为我们上演了一部芦花荡的英雄传奇;旅行中,我们走进了爱的世界,在朱自清的笔下,父亲的背影,让我们体会了父爱的深沉;旅行中,我们走进了艺术的殿堂,置身于苏州园林中,无论站在哪个角度,眼前总是;旅行中,我们走进了科学的海洋,在竺可桢的笔下,我们会惊喜地发现那多变的物候现象原来就是。
5.名著阅读。请你任选一题作答。(2分)
(1)《爱的教育》采用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叫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他用爱塑造人,教育我们爱祖国、爱人民,永远保持一颗善良真诚勇于进取的心。
(2)“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者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句话出自《》,是作者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境遇下创作的。作品中的主人公的故事就取材于作者的亲身经历。
6.斑马线是马路上人行横道的标识。近年来,斑马线上交通事故屡发,教训惨痛。浙江省文明办和有关部门于近日共同发起“我爱斑马线”活动。请你参加相关活动,完成以下任务。(6分)
活动一:探究下列材料,简要写出你的发现。
材料一、据报道,2006年1月至10月,浙江省有近20人在过斑马线时遭遇车祸死亡,100多人受伤。南方某小镇上半年有8人在斑马线上被车撞死。
材料二、《浙江日报》记者现场观察发现:约30%的车辆距斑马线很近时才减速让行,约40%的车辆由于行人已先让开而快速通过斑马线,约30%的车辆强行从斑马线上的人缝中穿过。
材料三、来自广州的调查结果表明,约20%的行人认为,班马线上就该车让行人,不管前方是红灯还是绿灯;约50%的行人认为,走在斑马线上就安全了,怎么走都可以。
探究发现:
活动二、下面有三条减少斑马线事故的建议,你最认同的是哪一条?请简述理由。
建议一:对违规者执行严厉处罚。
建议二:努力提高公民道德修养。
建议三:科学合理地设置斑马线。
观点理由:
活动三:请你仿照某风景点垃圾桶上的宣传语,以斑马线的口吻写一句温馨提示,提醒司机和行人在穿越斑马线时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