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橘颂》教案1
分类:
语文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版本:
鄂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27 KB
评级:
时间:
2009/9/19 22:19:39
下载:
本月:1 总计:5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约3960字。《橘颂》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屈原的生平、文学创作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了解《楚辞》的产生及艺术特点。
3.深切领会《橘颂》所讴歌和追求的思想品格及崇高的爱国精神。
4.体会本诗所体现出来的咏物诗的特点 。
【教学重点】作者与《楚辞》介绍,诗意赏析。
【教学难点】托物言志、咏物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把握橘树的精神以及作者所体现的人生追求。
【教学方法】赏析法、探讨法。
【教学安排】两学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课前让学生收集屈原的名句及与屈原有关的故事)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
5.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6.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屈原•涉江)
7.故事:①屈原与端午节的故事②屈原与划龙舟的故事③屈原与香草的故事
二.导语设计
同学们!我们学过《晏子春秋》一文,你们说其中关于橘树的两句是什么?(生答:“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橘树的这种奇异特性本是一大遗憾,但在深深热爱故国乡土的屈原看来,这种“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秉性,正可与自己矢志不渝的爱国情志相通。所以他遭谗被疏时,以南国的橘树作为自己的榜样,深情地写下了咏物名篇一一《橘颂》。下面就让我们了解屈原及其作品。
三.讲授新课
(一)屈原生平、作品介绍
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公元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出身于贵族。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曾任楚国左徒、三闾大夫等职。主张举贤任能,彰明法度,联齐抗秦,限制贵族特权。他的主张遭到了保守势力的反对和诬陷。楚怀王听信谗言,疏远了屈原、后顷襄王继位,屈原被放逐江南。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痛心于国家衰败,终于在秦国攻破楚国都城后,投汨罗江自尽。
屈原是我国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有“诗歌之父”之称,也是楚辞的创始人。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等。
(二)《楚辞》介绍
《楚辞》原指楚人特有的诗歌形式,后来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橘颂》音频歌曲 鄂教版
《橘颂》ppt4 鄂教版
《橘颂》(2)视频课堂实录 鄂教版
《橘颂》(1)视频课堂实录 鄂教版
《橘颂》音频朗读1 鄂教版
《橘颂》ppt3 鄂教版
《橘颂》ppt2 鄂教版
《橘颂》教案 鄂教版
《橘颂》ppt1 鄂教版
《橘颂》ppt 鄂教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