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读者领进作文让读者身临其境
这里,我们介绍记叙文写作中的三种描写方法: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环境描写主要有以下作用:一是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如《孔已己》中开头对鲁镇酒店的格局的描写);二是渲染气氛(如《故乡》中对故乡景象的描写);三是烘托人物性格(如《驿路梨花》中对小茅屋的描写)。此外,还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映衬人物的心情,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运用环境描写要做到:目的明确--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具体生动--给人身临其境之感;抓住特征--写出独具特色的景物。
场面描写是指对人物(往往是众多人物)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的活动所构成的画面的描写。场面描写要做到:有条不紊,主次明晰;既有全景的描述,也有细致的特写;要写出特定场合的气氛。
面描写与环境描写的不同在于:环境描写是描写人物活动的客观环境,是"静态"的描写;而场面描写是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动态"的描写。
有一篇作文,题目是《在阅览室里》。本文记叙人们在阅览室里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一个故事,反映出人们为了振兴中华、建设四化而发愤攻读的社会风气。文章第二段详细描写了阅览室的场面,烘托了人们专心读书的气氛,为后文的主要情节的记叙做了环境铺垫:"刚走到阅览室的门口,一股热气就迎面扑来。踏进阅览室一瞧,嗬,人真多啊!坐的坐,站的站,还有挤来挤去找位子的、觅书报的......然而却静得出奇,只有日光灯发出'吱--'的声响。我不禁屏息静气,插身进去。"如果没有这一段场面描写,不仅后文显得干瘪、突然,也使后文详写的典型事例显得孤立,失去了一定的代表性,淡化了主题。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片断等的具体细腻的描写。
有一篇作文《门》,写的是北方一个学校的一间教室的门。中午,有的同学在教室里睡觉,有的同学在教室里写作业,为了不让夹带沙尘的风吹进教室,不得不把门插上。但是,还有的同学要进教室,敲门声不断,搅的教室里面的同学觉也睡不实、作业也写不好。一来二去班级里就因为门发生了风波,后来,干脆就不插门了,任凭风吹得满屋尘土。第二天,门的问题解决了,因为有人在门框上钉了一块黑胶皮,它增大了门和门框之间的摩擦力,不用再插门,门也不会轻易地被风吹开了。作者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写道:"一块方寸大小的黑胶皮牢牢地巴在了门框上,它填补了门与门框之间的间隙......好多同学在开门的时候都把惊喜的眼光投向了这黑色的、普普通通的、用三个小钉钉住的胶皮。"这样就更加突出了黑胶皮的作用,也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使读者能和文章里的同学一起,去感谢做这件好事的人。
运用细节描写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真实,要符合生活实际;二要有选择,为表现中心服务;三要新颖,切忌一般化。
捕捉灵感
你在写作时有没有碰上这样的情况:你正为写一篇文章而搜肠刮肚,冥思苦想,却开不好头,或写了一半"卡"住了,为无法动笔而苦恼时,突然之间,脑子里一闪,思路一下子豁然开朗,文笔也立刻流畅起来。这种突然之间思路豁然开朗的现象,实际上就是灵感的突然降临。
灵感是创造想像的自动突发状态,是包括文学创作在内的一切精神创造活动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
灵感的触发有各种情况。有的是由于作者的潜在观念、信息、知识等储备,被偶然事物所引发而出现的顿悟状态。比如我们有时会在阅读中,从读物中的一个句子、一个片断、一个细节、一个人物,或者某种有启示意义的信息,感觉到写作灵感的突然降临。据说,当年托尔斯泰在写那部《安娜-卡列尼娜》时,一直为作品的开头绞尽脑汁。偶然间阅读了普希金的一篇小说《宾客聚集别墅》的开头,触动了他的创作灵感。他立即提笔写出了《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并且以这个开头为枢纽,源源不断地写出了后面的故事。
有时在一定的环境气氛中也会触发某种写作灵感,这叫情景感发。它触发的媒介不是某种具体的信息,而是一种气氛、情境。在某种气氛、情境中,作者大脑中的有关创作素材,包括沉积在潜意识中的信息都会被诱发出来。我构思作品时,有时喜欢独自上公园里,在小桥流水间徜徉。有时又喜欢打开录音机,一边收听贝多芬的交响乐或克莱德曼的钢琴曲,一边构思。有时又喜欢一边哗哗地翻看画报、漫画书,一边构思。我追求的是一种特定的气氛、情境。我希望能在此种氛围中触发灵感的到来。
而灵感更多的出现是在冥思苦想后的豁然开朗。灵感的触发,离不开作者的生活积累和认真投入的思考、酝酿、构思。心理学家认为,人脑的可控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越持久,越集中,潜意识也就越活跃。这时,最容易触发灵感的出现了。在写作中我常常有这样的经验,当我在构思某一篇作品,化了很多时间,思路仍然"卡"住时,我就中断构思,让紧张的大脑皮层松弛下来,出门去走走,或是去看看电视,翻翻杂志,干点家务活什么的。当自己从思维定势中解脱出来,有时潜意识中的某些闪光的意念就会蹦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