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小题,约4950字。
吉安市2009年下半年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试卷
Zhu66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默写或按要求填空。(8分)
①潮平两岸阔, 。
②几处早莺争暖树, 。
③“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④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⑤《次北固山下》的文眼是: , 。
⑥“ , 。”《钱塘湖春行》展示了一个草萌花开、生机勃勃的春天。
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6分)
酝酿( ) 黄晕( ) zhù( )蓄
卖弄( ) 枯涸( ) liá( )阔
3、下面各组词语正确的是( )(2分)
A、静默 橙清 主宰 闲情逸致 B、朗润 秀气 匍匐 繁花嫩叶
C、舒活 空灵 黛色 轻飞慢舞 D、烘脱 终极 磅礴 花枝招展
4、下面句子中使用了比喻的方法的句子是( )(2分)
A、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
B、天儿越晴,小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C、古老的济南,城里哪么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D、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5、把“大概,春日融融,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这个句子插入下面这段话中,应插在第 句前。(2分)
①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夏的影子。
②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
③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季节。
6、班里开展“走过四季、亲近自然”的综合活动,请你完成以下工作。(6分)
①从学过的古诗词中找出描写秋天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
②以“冬天”为中心,描写景物,字数在100个左右,注意写出特点。(4分)
二、古诗文阅读。(14分)
(一)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4分)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7、诗中“ ”字表达了百花对梅的羡慕和崇敬。(2分)
8、这首诗中“ ”一句最能表达作者对梅的品格的赞颂之情。(2分)
(二)阅读下列这篇短文,完成9—13题。(10分)
司马光
光生七年,凛然①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②。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注释]①凛然:严肃的样子。②大指:大意。
9、解释加点字。(3分)
①即了( )其大指 ②群儿戏( )于庭 ③光持( )石击瓮
10、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11、用简要的话概括文中所写的司马光的两件事。(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