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90字。
《古之学者为己》教案
备课时间:07年9月16日
上课时间:
课时编号:
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孟子作为教育家的共同的教育目标和他们的教育理念;
2、通过研读探讨,能分析出孔子、孟子为师之道的异同;
3、积累并领会孔子、孟子关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重要句子;
4、诵读重要篇章,梳理积累有关词类活用以及文言句式的知识。
教学时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师范读
三、学生对照注释自读
四、指名学生翻译文句并研习文本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评析
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借鉴的。
2、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译文
孔子说:“攻击那些不正确的言论,祸害就可以消除了。”
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评析
孔子在这里没有具体指懂得什么,看来是泛指,包括学问、技艺等。有句话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4、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