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2180字。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古典诗歌
广东番禺中学黄杰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把握重点词语,领会诗歌中语句的含义。
2、训练朗读能力,背诵诗歌,熟记名句,丰富积累。
3、理清诗歌思路,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过程与方法
1、反复吟诵,熟读背诵,展开联想和想像,探究诗歌的意境。
2、掌握诗人的精湛构思和独特风格。
3、体会想像、夸张等诗歌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了解古典诗歌格律常识,欣赏诗歌的语言美,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2、了解我国诗歌的发展史,特别是近体诗的发展情况及体例。
3、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热爱,领会作品的人性美,从而提升自己的艺术品味。
知识导航:
这个单元主要学习唐诗、宋词、元曲中有代表性的作品。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文学遗产中的瑰宝,它们共同涵养了我们民族的性格和情趣,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山居秋暝》中王维以其特有的诗画风格,表现了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格调清新灵动,富有生活气息。王昌龄的《从军行》(之四)融汇了边塞奇景与将士豪情,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古战场图。杜甫以一曲《登高》抒发了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郁闷和悲哀。《石头城》中刘禹锡以自然景物入笔,凄凉的基调寄寓着国运衰微的感慨。《锦瑟》更因诗人那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千百年来为人们深深赞叹。
《蜀道难》体现了李白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以飘逸奔放的语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蜀地山川的神奇壮观,表现了诗人丰富的想像力和惊人的艺术技巧。《琵琶行》是一首体制宏伟、艺术精妙、在我国诗歌史上极为罕见的长篇叙事诗。
宋词、元曲是古典诗歌的变体,分别是宋元文学的主流。《虞美人》表达了对故国的深切怀念。《雨霖铃》把冷落清秋景色和“自古伤离别”的多情紧密地交融在一起,表达了离别情绪。《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词人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是豪放派中的杰作。《声声慢》表达词人晚年寡居时的孤独、凄凉的生活感受。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交织着深沉的时代悲哀和个人身世的感慨。姜夔的《扬州慢》描绘了经过战火洗礼的萧条景象,寄托了作者的“黍离之悲”。小令《蟾宫曲•叹世》《四块玉•别情》分别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男女别后的相思。套曲《哨遍•高祖还乡》对封建帝王进行了讽刺和鞭挞。
十四唐诗五首(《山居秋暝》《从军行》《登高》《石头城》《锦瑟》)
智慧背囊
真正的强者
五岁的汉克和爸爸妈妈哥哥一起到森林干活,突然间下起雨来,可是他们只带了一块雨披。爸爸将雨披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汉克。汉克问道:“为什么爸爸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我呢?”爸爸回答道:“因为爸爸比妈妈强大,妈妈比哥哥强大,哥哥又比你强大呀。我们都会保护比较弱小的人。汉克左右看了看,跑过去将雨披撑开来挡在了一朵风雨中飘摇的娇弱小花上面。
温馨提示:真正的强者不一定是多有力,或者多有钱,而是他对别人多有帮助。责任可以让我们将事做完整,爱可以让我们将事情做好。
目标导航
1、知识与能力:了解王维、王昌龄、杜甫、刘禹锡、李商隐及其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