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指导
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对某人某事某物进行叙述描写来表达作者写作意图的一种文体。它是写作中的一种主要的文体。
如何才能写好记叙文呢?
首先要明白记叙文的内容和表达手法决定其具有如下特点:
(1)叙述、描写的具体性
记叙文要写人记事、状物绘景,要再现生活的情趣,要表现生活的意义,就必然要对人事物景进行叙述描写,且这种叙述描写必然是细致的深入的。因此记叙文的表达效果不能停留在概括的层面上,而必须“入木三分”。这就使记叙文形成了自身在叙述描写方面的具体性。
(2)用形象来表情达意
记叙文对人事物景进行详实细致的叙述描写而使人事物景具体可感,但仅此还不能用形象来表现生活,以形象来感染读着。因此作者常常借助多种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段来描绘人事物景的表、里特征,使之栩栩如生。这就使记叙文具有使人“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形象性,从而达到把生活的情趣和意义表现得淋漓尽致进而感染人教育人的目的。
(3)写人、写景、状物力求生动:
写作记叙文的目的是再现生活的情、趣、理和意义。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把生活的“情节”和人事物景的神韵描绘出来,让人过目不忘甚至终身难忘。这就是记叙文的“生动性”。记叙文的“生动”往往见于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等方面,常用多种描写方法或多种修辞手段以求“生动”。
(4)寓理于“情”,
每一篇记叙文都要告诉读者一个道理,但这个道理作者一般不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对人事物景的叙述描写,通过具体、形象、生动地写人记事绘景状物来表达,也就是说,作者的思想情感、是非爱憎等写作意图是蕴含在记叙描写的“故事情节”和“景物”中的。
如何才能做到上述几点呢?多读名篇,用心揣摩;勤动笔墨,用心训练。在此基础上,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对人物,事件的要害部分进行具体化的叙述、描写,使之充实丰满。所谓“要害部分”,就是指能够充分表现人物和事物特征,对表现主观情感(主题)有重要作用的内容材料,如人物的个性化语言、精彩行动、精神心理和事件的具体经过及必然发展趋向等。
(2)学会用生动的形象来表情达意,寓理于生动形象的人物描绘和状物写景中。即在行文中除运用好陈述句交待人事物的有关方面外,更要使用好描写句,运用精彩的动词、形容词和恰当的描写手段来描绘人事物景的特色,使之栩栩如生,并表达出生活的情趣和哲理。
(3)恰当采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聚焦式地对人事物景的某一特征进行描摩抒写,造成不同寻常的渲染氛围,形成超凡出众的点精之笔,使文章气势磅礴,意蕴深刻。
请看王蒙先生的这段话:
喜悦,是一种带有形而上色彩的修养和境界。与其说它是一种情绪,不如说它是一种智慧,一种超拔,一种悲天悯人的宽容和理解,一种饱经沧桑的充实和自信,一种光明的理性,一种坚定的成熟,一种战胜了烦恼和庸俗的清明澄澈。它是一潭清水,是一片朝霞;它是天际的平原,它是沉默的地平线;多一点,在多一点喜悦吧,它是翅膀,也是归巢;她是一杯美酒,也是一朵永远开不败的鲜花……
作者用一连串生动的比喻组成排比,加上别出心裁的词语,把“喜悦”这一人生情愫描述得淋漓尽致,读之而令人心旷神怡,留给人的意蕴已远不只是生动形象。
再看看余秋雨先生的这段话: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是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同样是描述人的某种特性,同样运用一连串生动的比喻组合成意境深远的排比,同样表现得淋漓尽致。大作家们的手笔,大凡都异曲同工。
其次明白记叙的详略:
在一篇记叙文中,不要对所有的人物或事件都平均用力一一写来。也就是说,记叙应当有详有略。一般地说,记叙文的开头、结尾部分较简略,而中间部分较详细;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出身来历等叙述较简略,而对其外貌、行动、语言、心理描写或事件的具体经过等描写较详细;对不直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或文章中心的事件,叙述描写时比较简略,而对直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或表达文章中心的事件,叙述描写则比较详细。就人物而言,详写的是其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方面;就事件而言,详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