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070字。
江西省九江师专附中09-1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分值: 150分。 共分六部分,31道小题
一、基础题(4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读音正确无误的一项是
A.徘徊(huái) 遗(wèi)施 帷裳(cháng) 箜篌(hóu)
B.徂(cú)来 狙(zǔ)击 矛戟(jǐ) 椒(jiāo)兰
C.伶俜(pīng) 驰骋(chéng) 拊(fǔ)掌 便(biàn)言
D.槌(zhuī)床 愆(qiān)期 卜筮(shì) 纨(wán)素
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静女其妹,侍我於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B.君当做盘石,妾当做蒲苇,蒲苇纫如丝,盘石无转移。
C.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D.月明星稀,乌雀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3.下列加线字解释正确的一项
A.日晞(照耀) 共济(渡水) 何时可掇(连接)
B.擢手(伸出) 自缢(吊死) 无与士耽(沉溺)
C.洵美(实在) 姝女(美丽) 女也不爽(豪爽)
D.暧暧(明亮) 槌床(坐具) 躬自悼矣(伤心)
4.下列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发言者各执己见,二三其德。
B.三年来,他夙兴夜寐,笔耕不辍,终于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的文稿。
C.敬老院里的老人们说,有这样好的地方安度晚年,我们一定要白头偕老。
D.这场球赛,我们班就要获胜了,同学们在旁边呐喊助威,信誓旦旦。
5.下列句中加线字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B.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C.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D.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6.下列加线词语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静言思之 言既遂矣 B.徒留无所施 留待作遗施
C.始适还家门 处分适兄意 D.终老不复取 还必相迎取
7.古诗文中为了使语句工整,在彼此相对的文句中,前后词语互相呼应,在意义上互补,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叫“互文”。选出不是“互文”的一项
A.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B.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8.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毛泽东同志有诗云:“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陶令”即指陶渊明,因为他做过彭泽令。“桃花源”是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脱化而来的。
B.《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文选》。刘勰《诗品》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文心雕龙》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C.曹操,字孟德,即魏武帝,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以曹氏父子为代表的三国诗人,亲身经历了当时的社会动乱,在他们的诗歌创作中充满了对这一动乱社会的反思,对建立社会的憧憬和热情,形成“慷慨而多气”的风格,后世文人称之为“建安风骨”,他的《短歌行》同样表现这样的风格。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叶近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内容分为“风”“雅”“颂”,普通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9、下面四首诗分别吟咏梅、桃、榴、菊四种花。诗中空缺处是这四种花名请指出正确的一项( )
①炎日________如火,繁英簇绛绡。佳人斜插处,疑把绿云烧。
②人在艳阳中,________花映面红。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
③墙角数枝________,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④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________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A.①榴 ②桃 ③梅 ④菊 B.①梅 ②榴 ③菊 ④桃
C.①菊 ②桃 ③梅 ④榴 D.①菊 ②梅 ③桃 ④榴
10、下列诗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一组恰当的字是( )
a斜阳外,寒鸦万___,流水绕孤村. b___花蛺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c村色___人,爱花风如扇,柳烟成阵. d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___.
A、只 过 迷 寒 B、点 穿 撩 寒 C 、千 伏 逗 暖 D、万 止 恼 清
11、选出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B、自以为得其实
C、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D、郦元以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