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210。 
豫南九校2009—2010学年上期第一次联考
  高三语文试卷
  本套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其中I卷30分,II卷120分。
  本试卷设有答题卷。客观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答案答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挑衅(xìn)  褊小(biǎn)     忖度(dú)    同仇敌忾(kài)   沉淀(diàn)
  B.稍息(shào) 执拗(niù)     苔藓(tái)  瑕瑜互见(xiàn)  谙熟(ān)
  C.炽热(zhì)  粗犷(ɡuǎnɡ) 歼灭(jiān)  相形见绌(chù)    埋怨(mán)
  D.怨懑(mèn)  横祸(hèng)  拘泥(nì)    力能扛鼎(gāng) 龋齿(qǔ)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有的高中学生写作文总是喜欢装出一副老气横秋的姿态,动辄用大话套话官话吓唬人,这种文风必须改变。 
  B.9月8日,平顶山特大矿难发生后,一些死难矿工家属面对记者表达了自己的黍离之悲和对一些煤矿领导的愤慨。
  C.在13届罗马世界游泳锦标赛上,张琳在男子800米自由泳决赛中夺得中国男游历史上第一个男子世界冠军,当人们问他有何感想时,他竟然出言无状,脸憋得通红,只是说:“感谢我的教练,感谢所有支持帮助过我的人。”
  D.进入8月,沪指连续四周下跌,很多被套股民备受煎熬,想尽快弥补巨额亏损,因此一度消失的非法“代客理财”又东山再起。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就在乌鲁木齐街头人气渐增,商场生意渐好,社会气氛逐渐走出“7•5”事件阴霾时,一些民族分裂分子用“小针头”在群众中间制造出大恐慌,妄图挑起民族仇恨,制造民族分裂,激起全城市民的愤慨。
  B.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最近宣布行政院改组计划,以吴敦义替代刘兆玄任行政院长,以期挽回了因“八•八台风灾难”而一路下滑的支持率。
  C.9月19日凌晨一时,包括阅兵、群众游行和背景表演等内容的60周年国庆庆祝大会联合演练在天安门地区圆满结束,这是国庆前的最后一场演练。
  D.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后,京津两地居民上午11时前交寄中国邮政文件类快递件,搭乘京津城际列车,当天下午6时前就能送到收件人手上。
  4.下列各句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    
  ①“默契”的形成与发展是谅解、定势、求美、求新等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②同时,因为有心理定势在起作用,所以“默契”具有稳定性
  ③任何艺术的创作与欣赏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④谅解和求美是“默契”的基础
  ⑤这种关系在艺术形式上的深刻表现之一,就是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存在着心照不宣的“默契”
  ⑥又由于创作和欣赏双方都要求出新,所以“默契”又不是凝固不变,而是变动发展的
  A.⑤②①④⑥③   B.③⑤①④②⑥   C.③④①⑤②⑥   D.③⑤②①④⑥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从赵本山的《不差钱》说起     王 蒙 
  事实上,赵本山已经成了近年央视春晚的台柱子之一。他以大众化、尤其是农民化的语言、做派、幽默与“狡黠”,表现当代生活,铺陈笑料,营造喜乐,鞭挞不正之风,追求诚实纯朴与人心深处的古道热肠,引起观众的普遍欢呼。2009年春节晚会上他带着两个徒弟表演的小品《不差钱》,更凸现了年轻演员的才艺功夫,弘扬了东北地区“二人转”不拘一格的表演特色,含蓄地表达了来自基层所谓“土得掉渣”的文艺走上主流媒体,进入主流文艺生活、进入城市舞台的酸甜苦辣,以及相互整合交流的大趋势。尽管我知道在知识精英中不无对于小品与大众文艺的白眼,但人们已经无法不正视这个赵本山“现象”的意味深长,即以地道的东北土腔土调攀登央视文艺殿堂的连续成功。 
  赵本山将本来在某些人包括我本人心目中未必能登大雅之堂的喜剧小品提高到了骄人的水准。正像金庸为武侠小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