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单元教学要求】
  学习本单元诗歌,我们应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联系初高中已学过的李白和杜甫的诗歌,着重领会他们不同的艺术风格。
  第一,能够仔细品味李白诗歌奔放的感情和丰富的想像,新奇大胆的夸张和生动活泼的语言,用心感受李白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第二,能够体味李白诗歌中的起兴和夸张手法运用的特征,体味诗人跌宕起伏的情感,探究诗人的艺术手法。
  第三,能够了解杜甫诗歌的创作背景,品味其诗作激越、深沉的感情,领会其诗的结构艺术和运用细节的技巧。
  第四,能够理解杜甫后期作品的多样风格和主体风格,善于把诗人的悲欢愤激之情同当时战乱的时局联系在一起,逐步深入地感知诗中的意境。
  
  【单元教学内容】
  李白和杜甫是唐代诗坛上两座并列的高峰。李白的诗飘逸豪放,语言流转自然,他的古体诗和七绝尤为后人所称道。杜甫的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极其精练,尤长于古体诗和律诗。韩愈对他们推崇备至,曾写道:“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决非过誉。
  《蜀道难》通过对蜀道艰难险恶和蜀地政治危机的描写,艺术地概括了天宝年间的时代特点和社会特点,体现了作者的政治敏感性和维护国家统一的激情,表达了诗人对唐朝命运的关心和对友人的无比关怀。
  《将进酒》是李白被排挤出长安——赐金放还后的作品,诗中着力刻画的是诗人的自我形象,是借劝酒为名为抒发诗人胸中的块垒。全诗基调豪放,但思想十分复杂:一方面,他有用世的想法,深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另一方面,他又想用饮酒的办法使自己从怀才不遇的苦闷中解脱出来,并流露出及时行乐的思想。
  《兵车行》是杜甫客居长安时写下的作品,它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诗人用这个历史镜头,揭露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压迫,诗歌揭露统治者所进行的长期的黩武战争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形象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奴役和残害人民的反动本质,反映了安史之乱前民情嗟怨、生产凋敝、经济衰败的严重社会危机。表现了诗人反对“开边”战争的坚定立场。
  《杜甫律诗五首》以沉郁雄浑的风格为主。《客至》记客来访之事,写款待客人的情景,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了诗人诚朴好客的性格。《旅夜抒怀》集中表现了诗人不知一生漂泊何时了的沉重心情。《咏怀古迹(其三)》通过塑造王昭君动人的形象来抒发自己的悲愤。《阁夜》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怀。《登岳阳楼》抒写诗人以国事为念的胸怀,成为吟咏岳阳楼的绝唱。
  
  【重点难点提示】
  1.品味诗人热烈奔放的情感和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
  2.理解诗人表现雄奇险峻的写法。
  3.感悟寓于诗中的思想感情,体味其对待生活的态度。
  
  【教材内容全解】
  (一)识词释义
  1.词语认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