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360字。【2010年高考】古诗词鉴赏“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大集训
  【体验大本营】
  【能力集训】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①“烟笼寒水月笼沙”这一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案要点】
  朦胧(迷茫),冷寂(悲凉)。(意思对即可)
  ②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要点】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意思对即可)
  2、读下面的诗,完成(1)、(2)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答案要点】
  (1)对亲旧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 ②暗示贬谪时间长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心情
  (2)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答出“运用比喻”、“生动形象”,“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或“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即可)
  3、下面对苏轼的《浣溪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     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女唱黄鸡。
  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划,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
  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
  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从内容和语言运用两个方面谈谈你的感受。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答案要点】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山水诗。诗人通过对自己乘船经过天门山时的所见所感的描写,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一个“出”字,使静止的山峰有了动态美。全诗用“碧水”“青山”“白帆”“红日”,勾画出一幅色彩明快、美丽壮观的山水画。(内容分析,关键词为“山水诗”“热爱”;语言分析,关键词是“动态美”“色彩明快、美丽”)
  5、阅读武元衡的(春光》,回答问题。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简析三、四句的思乡之情。
  【答案要点】
  三、四两句的“吹”、“逐”运用甚妙,春风有情似要入睡,作者以故乡春天的信息,才酿就了一夜的思乡之梦。而这一夜的思乡之梦随风来到故乡——洛城。乡梦有形。在这里本应伤感惆怅的乡思乡梦,似乎渗透了春的温馨明丽,一个“又”更透霹出诗人对美好梦境的欣喜愉悦。
  6、阅读白居易的{村夜》,回答问题。
  霜萍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养麦花如雪。
  请分析本诗的思想感情。
  【答案要点】
  本诗以白描手法写出了一个常见的乡村之夜。前两句写村夜秋色的浓重,秋夜的凄清,透露了诗人孤独寂寞的感情。后两句是另一幅给人耳目一新的画面,皎洁的月光朗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远远望去,那荞麦花儿有如一片晶莹的白雪,使诗人暂时忘记了孤寂,借景物的变化来表达人物感情的变化,灵活自如,不着痕迹,朴实无华,浑然天成。
  7、阅读元稹的(酬乐天频梦微之),回答问题。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请分析第四句的思想感情。
  【答案要点】
  前两句讲白居易思念诗人。第三句写病后的痛苦,即有生理上的更有精神上的苦闷。第四句写由于“我”心中恍惚不能自主,梦见的净是些不相干的人,偏偏没有梦见你。元诗用不能人梦写心境是世所罕有,却是人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