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教案
江苏省天一中学语文组 鲁娟
[教学目标]
一、了解北京民间建筑的特点及其中体现的文化,领会作者对北京传统建筑、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态度。
二、继续训练学生概括要点的能力,掌握通过抓中心句的方法概括各部分内容。
三、品味作者的语言。
[教材分析]
一、重点:概括北京胡同建筑和北京胡同文化的特点,体会作者的句子。
二、难点: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对象分析](包括人和物)
一、关于学生和老师:时代在不断向前发展,在现代文明下产生了现时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他们时尚、前卫、锐意革新、容易接受并喜欢新鲜的事物……。然而,对于曾经存在的或者还在存在但已经在逐渐消亡的事物,他们的情感似乎已经圆钝,他们表现得漠然。所以要让他们学会去对以往或正在成为以往的事物进行灵魂的触摸,进行认识和思考。
现在在大力提倡和进行素质教育,老师仅仅是课堂的主导,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要培养学生自己学习和大胆思维的能力。学生自己学习并不代表放任学生而老师撒手不管,而是要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本课让他们用上一课总结的概括要点的方法自己总结要点。其次培养学生的大胆思维能力。让他们自由发表看法。最后老师提出老师的认识和大家探讨。不能仅看到老师是主导的一方面,也要看到学生是主体;也不能仅看到学生是主体,而忽略老师是主导。两方面都重要。
二、关于课文的分析:本文是一篇自读文章,而且脉络清晰,学生可以根据关键句子和重点词语筛选重要信息。同时学生可以有自己的独到的看法,比如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对自己所喜欢的句子、段落的选择……。本文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时数上面已经分析。
[教学方法]
讨论法为主,讲授法为辅。
[教学设想]
《胡同文化》的教学目标有三点。第一点是继续训练概括要点的能力。第二点是体会作者的情感。第三点是品味作者的语言。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也不能忽视老师的主导地位。
所以:完成第一个目标。学生自学课文,老师出示问题,由学生自己讨论思考,作答。教师仅仅总结。
▲设计意图:根据国内外研究,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动机集中反映在成就动机上。所谓成就动机,是指个人愿意去做,去完成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