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920字。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    苏家友
  一、【教材依据】 
  略 
  二、【设计思想】
  《月亮上的足迹》是一篇饶有兴趣的科普小品文(也可理解为一篇记实报道)。课文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船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并指出登月活动的重大意义,这一创举将人类登月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从而激发了读者探索科学的兴趣。
  本文侧重于记叙,按时间顺序展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尝试快速阅读,准确全面地获取课文信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文章的写法等应是本文的学习重点。可以从网上或图书馆查找有关人类登月的资料,并结合本单元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的奥秘”,激发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培养自主研究、质疑的学习能力,这是本文的教学目的。
  本课教学用一课时。
  六、【教学准备】 
  教师:组织学生先参观一次有关天文学知识的科普展览;或请有关的专家、学者给学生介绍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及其取得的成果;或可带领学生参观天文馆,了解有关宇航和月球方面的知识,为学习本课作准备。
  推荐网站:《PBS阿波罗登月》(To the Moon )[DVDRip]
  http://lib.very/2005/12/23/0000081192.html
  历史的壮举: “阿波罗11号 ”登月
  http://netroom.hbu.edu.cn/personal/quietlake/16.htm
  纪念人类登月35周年 回顾探月历程(图片)http://tech.china./zh_cn/science/universe/1030/20040720/11790961.html
  探索月球的秘密——纪念人类登月35周年(图片集)
  http://news.xinhuanet./photo/2004-07/20/content_1617885.htm
  学生:可以阅读有关的书籍,如《航天时代》、《宇宙奥秘》、《“阿波罗11号 ”登月》等等,也可以网上查询有关探索月球秘密、探月历程的资料,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准备。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设计一:情景导入  
  可用大屏幕播放有关“阿波罗号”登月(或费俊龙、聂海胜在神六飞船上的生活片段)的视频,导人新课——
  能在太空遨游,能飞到月亮上去,这是人类千百年来的幻想。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如今幻想正变成现实,1969年7月21日11时56分20秒,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那惊心动魄的一幕,那成功的喜悦,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依然可以领略。让我们共同欣赏美文《月亮上的足迹》。
  设计二:故事导入
  可以用大屏幕播放嫦娥奔月的故事或讲述有关月亮的传说(古诗歌),导人新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